杂诗绝句十七首

燕立茅屋脊,燕衔芹岸泥。
巢成同养子,薄暮亦同栖。

作品评述

《杂诗绝句十七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对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燕立茅屋脊,
燕衔芹岸泥。
巢成同养子,
薄暮亦同栖。

中文译文:
燕鸟独立在茅屋的屋脊上,
燕鸟嘴衔着芹菜泥飞过芹菜岸。
巢穴建成后一同养育子女,
黄昏时分也一同栖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燕鸟为主题,描绘了它们在茅屋上筑巢、衔泥建巢的情景。燕鸟是一种常见的候鸟,它们善于筑巢,并且通常会选择高处的茅屋屋脊作为巢穴。诗中的燕鸟在茅屋脊上独立站立,展现了它们自信而独立的形象。

诗句中的“燕衔芹岸泥”形象地描述了燕鸟衔着泥土从芹菜岸上飞过来建巢。这表达了燕鸟为了家庭的安定和繁衍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接着,诗人提到巢穴建成后,燕鸟一同养育子女。这揭示了燕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它们在巢穴中共同照顾和培养子女,体现了家庭的温暖和团结。

最后一句“薄暮亦同栖”表明即使是黄昏时分,燕鸟仍然会归巢栖息。这表达了燕鸟对家的归属感和渴望,无论何时都能找到安身之所。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燕鸟的生活状态和家庭观念,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小生命的赞美和对家庭和团结的思考。通过燕鸟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家庭价值观的讴歌,也启示人们要珍视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莺啼燕语芳菲节,瑞庭花发。昔时欢宴歌声揭,管弦清越自从陵谷追游歇,画梁尘黦.伤心一片如珪月,闲锁宫阙。轻盈舞伎含芳艳,竞妆新脸。步摇珠翠修蛾敛,腻鬟云染歌声慢发开檀点,绣衫斜掩。时将纤手匀红脸,笑拈金靥。越罗小袖新香蒨,薄笼金钏。倚阑无语摇轻扇,半遮匀面春

宇县干戈满,何人不念归。死生虽有命,进退合知几。岩壑空摇颊,尘埃少拂衣。吾今同一辙,惭负故山薇。

狐白裘玉作带,汗血马金为鞭。雪发河中老叟,霜天裸体撑船。

有个汉自从旷大劫,无住亦无依,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朝到西天,暮归东土。

何许最悲秋,凄风残照。临水复登山,莞然西笑。车马几番尘,自古长安道。问谁是、后来年少。飞集两悠悠,江滨海岛。乘雁与又凫,强分多少。传语酒家胡,岁晚从吾好。待做个、醉乡遗老。

柴门虽设不曾关,时有忘机客往还。风送钓舟来北渚,雨催樵子下西山。生前富贵何劳美,身后声名亦是閒。万虑消除心自在,从教人道我疎顽。

花源药屿凤城西,翠幕纱窗莺乱啼。昨夜蒲萄初上架,今朝杨柳半垂堤。片片仙云来渡水,双双燕子共衔泥。请语东风催后骑,并将歌舞向前谿.

渊明膝上桐,一丝不肯挂。弹声聒天地,无人知此话。谓琴只这是,世间何用弦。谓在有无中,其然岂其然。

溆浦潭阳隔楚山,离尊不用起愁颜。明祠灵响期昭应,天泽俱从此路还。

君家沧海外,一别见何因。风土难知教,程途自致贫。浸天波色晚,横吹鸟行春。明发千樯下,应为更远人。

遥闻碧潭上,春晚紫藤开。水似晨霞照,林疑彩凤来。清香凝岛屿,繁艳映莓苔。金谷如相并,应将锦帐回。

玉盂祝水起波云,笔下雷声泣鬼神。龙虎山前山后间,先生活尽几多人。

蹇产通天百尺台,岁祠三一羽旗开。卧闻野雉宫前雊,应有神光坛上来。

克期取证,功行已圆。湖南潭北,一月在天。五峰深处,万象皎然。相见不须抚背,痛与肋下三拳,制风制颠。

窅然燕处忘天下,不放笳声落几筵。寇盗连群犹过隙,诗书定命欲疑年。寻秋画【缺一字】围花屋(谓仁先),共影筇迷坠叶天(谓闲止)。采药求仙痴绝耳,凭渠风引海中船。

晓望疏林露满巾,碧山秋寺属闲人。溪头尽日看红叶,却笑高僧衣有尘。

群山带雨阴云重,沧海连天水气昏。遥想真人乘铁舸,往来三岛鬼神奔。

五月追凉地,沧江剩素涟。林烟昏午日,楼影压池天。篠密工迷径,荷欹巧避船。机忘更何事,鱼鸟亦留连。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隆。崇侯谗之,是以拘系。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犹奉事殷,论叙其美。齐桓之功,为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车。正而不谲,其德传称。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