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顾贞观的《采桑子.示道侣》
拼音和注音
yī yè huá chí jìng yuè huá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月华:(名)①(书)月光。②月光通过云中的小水滴或冰粒时发生衍射,在月亮周围形成的彩色光环。
一夜:一个夜晚;一整夜。指某夜。
华池:神话传说中的池名。在昆仑山上。景色佳丽的池沼。口的舌下部位。泛指口。
顾贞观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原诗
玉炉火候温温也,炼就飞霞,结就丹砂。
一夜华池静月华。春深景物还多丽,映雪黄芽。
并蒂金花。持过南国姹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