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旱继以大风即事十首

作苦三时逸在冬,安知一篑尚亏功。
愁闻地籁吹羊角,不见天瓢滴马鬃。

作品评述

《秋旱继以大风即事十首》是宋代刘克庄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秋天旱灾和大风带来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灾害的忧虑和对生活的无奈。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作苦三时逸在冬,
安知一篑尚亏功。
愁闻地籁吹羊角,
不见天瓢滴马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农民的视角,描绘了秋天的旱灾和大风给人们带来的困境。首句“作苦三时逸在冬”,表达了农民在冬天休息的希望,但却不知道即使在冬天也无法摆脱困境。接着,“安知一篑尚亏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辛勤劳作的怀疑,即使付出了努力,也无法保证收获。

接下来的两句“愁闻地籁吹羊角,不见天瓢滴马鬃”,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异常现象,进一步强调了困境的严重性。地籁是指地下的声音,吹羊角则是指风声,这些异常的声音让人感到忧虑。而“天瓢滴马鬃”则形象地描述了大风带来的破坏,暗示了自然灾害的威力。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灾害和困境,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它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对抗,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感。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词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猗嗟兰兮,其叶萋萋兮。猗嗟兰兮,其香年披披兮。胡为乎生兹幽谷兮,不同云雨之施。纷霜雪之委集兮,其茂茂而自持。猗嗟兰兮。

堰雷推动阿香车,惠泽均沾十万家。谁任长官身后责,回潮今又见回沙。

万里稻粱高兴,谁将出入君怀。已讶天边月上,更疑蘋末风来。

以尔愿初毕,一瓢行脚宽。那知出世法,不及避人难。云月千峰寺,香花五戒坛。微吟虽自好,或得寄余看。

大雨晓未止,疾风朝更颠。茅飞疏我屋,禾偃病民田。未可专时戾,多繇得地偏。虽然岂无念,衣薄尚无绵。

秋风揽辔下边城,万里河流绕骑清。樽俎试看酬壮节,壶觞到处迓行旌。寒骄强弩云传箭,飚转轻车火作营。慷慨十年长剑在,登楼一笑暮山横。

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鲜饭细酒香浓。

斋房厌危坐,出户旷舒散。草木雨多思,云山晚相乱。索回俯川陆,窈窕见楼观。耳目久尘埃,兹辰一湔浣。

荆扬风土暖,大城铁不如。秦山忽破碎,流落随丘墟。

高怀不是爱山行,钟鼓楼高有宿盟。今夜老禅联榻卧,定应说到有西成。

坤元生物,公里相宣。蠲兹祀事,美报致虔。清酤芬如,灵坛岿然。酌尊奠觞,神其格焉。

何处是秋风。月明霜露中。算凄凉、未到梧桐。曾向垂虹桥上看,有几树、水边枫。客路怕相逢。酒浓愁更浓。数归期、犹是初冬。欲寄相思无好句,聊折赠、雁来红。

三府三起,作苦何辞。

沧江无纤鳞,太岳无低岑。凤凰遗其卵,意欲留清音。昂昂卧虎儿,已有吞牛心。吴山山虽高,满路红棘林。不如早西来,草堂松竹深。

萋萋芳草遍池塘,叹惜韶华一半强。闻道名园千亩胜,来看浪蕊万枝芳。浑疑席上红裙拥,未让阶前绮帐张。坐客径须拼痛饮,要将一醉答春光。

笑倚东风几百般,忽疑落渚在江干。玉容可得朝朝好,金盏须教一一干。送目汉皋行已失,断魂巫峡梦将残。七闽溪畔防偷本,四照亭边更着栏。

定本为世第一,此又在定武前。今日锦标玉轴,向来不直一钱。

力作力作,蚕丝一百箔。垄上麦头昂,林间桑子落。愿侬一箔千两丝,缫丝得蛹饲尔雏。

双峰十月客辞家,廷老相期下九华。检早不逢陶靖节,唤船同过鲤鱼沙。

凄风秃树吼斜阳,尚作悲声配国殇。千古无心夸节义,一身有死为纲常。由来此日称姜女,尽道当年哭杞梁。长见秉彝公懿好,讹传是处也何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