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日山行

秋日更山行,朝朝入画屏。
雨看如水墨,晴唤似丹青。

作品评述

《二十二日山行》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这首诗以秋日的山行为主题,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色和气氛,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秋日更山行,
每天早晨都踏上山行。
朝朝入画屏,
每一个清晨都进入一幅宛如画卷的景象中。
雨看如水墨,
雨天观赏如同水墨画一般。
晴唤似丹青。
晴朗的天空唤醒了宛如丹青画一般的景色。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使用水墨和丹青这两种传统绘画技法的比喻,将山中的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雨天的山景如同水墨画一般,意味着山间云雾弥漫、景色模糊而朦胧。而晴天的山景则宛如丹青画一般,明亮清晰,色彩鲜明。这种对比营造了一种变幻莫测的气氛,使诗词更具艺术感和韵味。

作者通过描绘山行的情景,表达了对秋天和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热情。诗中所述的每天都踏上山行的行动,显示了作者对秋天山景的执着和追求。通过将山行与绘画技法相结合,诗词创造了一种美的感受和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美好。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秋日山行的描绘,运用水墨和丹青的比喻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这种对自然景色的真挚情感以及艺术表达方式的巧妙运用,使得这首诗具有深远的诗意和魅力,引发读者对美好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作者介绍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诗词推荐

秀溪何处好?腊尾与春初。山色梅边净,人家竹里居。先生来得得,一笑意舒舒。归路无灯火,冰轮挂岭隅。

万叶红绡剪尽春,丹青任写不如真。风光九十无多日,难惜尊前折赠人。

日转庭槐影渐移,重门复屋传呼迟。不如拂袖穿云去,说与落花流水知。

燕堂遗址压西州,剪径扪萝出石头。老木駸駸太相逼,连冈衮衮欲东流。歌钟谁话前朝事,风雨魂惊别夜游。梦境浮生更多病,结茅归老信悠悠。

朔风吹不尽,颢气入无间。市井人喧息,江湖鸟翼顽。酒边惊晚岁,吟外失群山。温室便高卧,明朝任塞关。

方暑储曲糵,及秋舂秫稻。甘泉汲桐柏,火候问邻媪。唧唧鸣瓮盎,暾暾化梨枣。一拨欣已熟,急搊嫌不早。病色变渥丹,羸躯惊醉倒。子云多交游,好事时相造。嗣宗尚出仕,兵厨可常到。嗟我老杜门,奈此平生好。未出禁酒国,耻为瓮间盗。一醉汁滓空,入腹谁复告。

祀惟古典,食乃民天。歆兹洁祀,以应祈年。

游人不是上坟回,便是清湍褉事来。最苦相逢无处避,天禧寺及雨花台。

旭日千万峰,白云三四朵。一笑山容开,独自松下坐。暴流天上来,飞花面前堕。此时中观成,无物亦无我。

背日西来眼界明,隔溪遥见梵王城。旌旗夹道蔽山影,笳鼓入林闻谷声。青鸟向人疑有意,白云迎客不无情。夕阳临水共归去,明日纷纷尘事生。

掘兰宫里数名郎,好是乘轺出帝乡。两度还家还未有,别论光彩向冠裳。

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功名有天命,美好无定姿。云梦未足吞,聊可巢一枝。同时金门士,文学多瑰奇。幞被向淮海,酣放遽尔为。车盖岂不荣,野马不受羁。

连雨催寒黄着苔,纷然枯叶拥闲阶。了无春意到梅萼,只有瑞香先腊开。

笋舆摇兀去程赊,岭路羊肠狭且斜。只见万山迷眼界,正无多地看人家。当庭锄土栽桑柘,成级开田种麦麻。可喜此邦皆务实,学儒学稼是生涯。

香雾漫空玉作尘,五龙双凤细扶轮。君王不得须臾语,只有轮台哀痛身。

临水一太息,解舟当落晖。上楼人已远,极目鸟空飞。荆楚时方晏,江湖客未归。定知吟忆处,林外月光微。

剩喜秋风起,空庭老树间。夜凉瞻北斗,晨爽对南山。□□黄花近,今年白羽閒。未妨缺耕敛,尚觉老躯顽。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清禁传呼近,红云拥紫皇。菖花浮九醖,请祝寿无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