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八月四日送子延哲北上八日至镇江游甘露寺看狠石泛舟登焦山至绝顶顺风扬帆直抵金山壮哉游乎得诗四首(其三)金山》
拼音和注音
kuài dé tiān fēng biàn , qīng fān pò làng huā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浪花:(名)①波浪激起的水。②比喻生活中的片段或现象。
破浪:破浪pòlàng船顶着风浪一往直前挪威人的船用高大的船首在海峡中破浪前进。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快得天风便,轻帆破浪花。
江山曾有约,人世亦无涯。
岸压潜鼍窟,潮侵落雁沙。
未须留玉带,且欲访灵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