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

已向闲中作地仙,更于酒里得天全。
従教世路风波恶,贺监偏工水底眠。
君且归休我欲眠,人言此语出天然。
醉中对客眠何害,须信陶潜未若贤。
孝先风味也堪怜,肯为周公昼日眠。
枕麹先生犹笑汝,枉将空腹贮遗编。

作品评述

诗词:《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

已向闲中作地仙,
更于酒里得天全。
従教世路风波恶,
贺监偏工水底眠。

君且归休我欲眠,
人言此语出天然。
醉中对客眠何害,
须信陶潜未若贤。

孝先风味也堪怜,
肯为周公昼日眠。
枕麹先生犹笑汝,
枉将空腹贮遗编。

中文译文:

已经在闲暇之中成为了地仙,
在酒中更加得到了天的完全。
因为教导世间的道路充满了风波恶劣,
所以在贺监中特意选择水底来安眠。

君且回去休息,我想要睡觉,
人们说这种言语是自然而然的。
在醉酒之中对待客人睡眠有何害处,
你应该相信陶潜(指陶渊明)也没有比你更贤明。

孝道先行的风味也值得怜惜,
愿意效仿周公(指周公旦)白天睡眠。
枕着酒曲的先生(指韩愈)还在嘲笑你,
白白浪费了空空的胃口来保存遗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的,题为《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共有三首,这里摘录了其中的几句。

整首诗以李行中秀才在酒中睡眠为主题,表达了对逆境世事的厌倦和对闲逸自在的向往。诗人将自己比作地仙,认为在闲暇中已然成为了超凡脱俗的仙人,而在酒里则更能得到天的恩赐。他对于世间的风波和纷扰感到厌倦,因此在贺监(监狱)中选择水底来安眠,以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诗中提到了陶潜,指的是陶渊明,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以追求自然和闲适的生活而著称。诗人告诉读者,对待客人在醉酒中睡眠并没有什么害处,而且应该相信陶潜也没有比李行中更为贤明。这里可以看出苏轼对陶渊明的崇拜和对传统文人的追求。

诗中还提到了周公,指的是周公旦,他是周朝的开国君主,被尊为孝行的楷模。诗人将周公的白天睡眠作为孝道的表现,表示对周公的敬佩,并暗示自己也愿意效仿他,过上闲暇自在的生活。

最后两句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收尾。诗人将枕着酒曲(酿酒的酒麴)的先生(指韩愈)嘲笑李行中,认为他白白浪费了空腹的胃口来保存遗编(指写作之事),暗示李行中过于追求闲逸而这首诗词《李行中秀才醉眠亭三首》是苏轼所作,描述了李行中秀才在酒中醉眠的情景,并表达了对逆境世事的厌倦和对自在闲逸的向往。

诗中的第一首写道,李行中已经在闲暇之中成为了地仙,更加通过酒的沉醉得到了天的馈赐。他因为看透了世俗之路的风波恶劣,选择在贺监(监狱)中的水底安眠。

第二首表达了李行中秀才对客人说,君且回去休息,而他自己则想要睡觉。他认为这种言语是自然而然的,醉酒中与客人对话并不会有什么害处,相反应该相信古代文人陶渊明也并不比他更贤明。

第三首则提到了孝道和周公。诗人认为孝道的品质令人怜爱,愿意效仿周公在白天睡眠的闲逸生活。最后两句则以幽默的口吻收尾,诗人说枕麹先生(指韩愈)依然嘲笑李行中,认为他白白浪费了空腹之中的才华来保存遗编。

整首诗以李行中秀才在酒中醉眠为主题,抒发了苏轼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他将自己比作地仙,认为在闲暇之中已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而在酒中则能更加得到天的恩赐。诗中还融入了对陶渊明和周公的崇敬,以及对传统文人生活方式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幽默的笔调诉说了诗人对逆境世事的抱怨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同时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文人的崇拜和对自我解放的渴望。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吾观少陵诗,为与元气侔。力能排天斡九地,壮颜毅色不可求。浩荡八极中,生物岂不稠。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惜哉命之穷,颠倒不见收。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瘦妻僵前子仆後,攘攘盗贼森戈矛。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宁令吾庐独破受冻

仙人此夜忽凌波,更唱瑶台一遍歌。嫁与将军天上住,人间可得再相过。

丽春园甲召公城,池想游鱼恨至清。一簇楼台如画出,数群鸥鹭似家生。芰荷香里垂纶坐,杨柳阴中把卷行。不领管弦唯静憩,相门年少有高情。

百花香里莺声好,晴日暖风天气。诗境春融,壶天昼永,今日祥开弧矢。疏帘约翠。想歌遏行云,暖薰沉水。羽扇纶巾,寿星因甚降尘世。那堪流觞节近,一樽相庆处,何用辞醉。管领溪山,平章风月,从此身心无累。明年此际。愿添个孙枝,伴君娱戏。举案齐眉,更同龟鹤□。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睡觉时。梦后旧欢初仿佛,酒醒前事略依稀。任经生死心无异,虽隔江湖路不迷。因向此中观至理,尧夫非是爱吟诗。

为国推贤匪惠私,十金为报遽相危。无言暗室何人见,咫尺斯须已四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西楼促坐酒杯深,风压绣帘香不卷。玉纤慵整银筝雁,红袖时笼金鸭暖。岁华一任委西风,独有春红留醉脸。

幄密花深留暖径,日融天醉泛晴芳。何人收向黄金榼,犹得氛氲助玉香。

修篁绿水已成阴,秀柏凌霜尽直寻。今日思人还爱树,岁寒颜色岁寒心。

二月南湖春雨多,春风荡漾吹湖波。著红少年里中出,百金市上裁轻罗。插花步步行看影,手中掉旅唱吴歌。放船纵櫂鼓声促,蛟龙擘水争驰逐。倏亲忽远谁可追,朝在西城暮南溪。夺标得隽唯恐迟,雷辍电激使人迷。红帘彩舫观者多,美人坐上扬双蛾。断瓶取酒饮如水,盘中白笋兼青螺}

病眼慵於世事开,虚堂高卧谢氛埃。帘栊无影觉云起,草树有声知雨来。茶碗嫩汤初得乳,香篝微火未成灰。翛然自适君知否?一枕清风又过梅。

结子非贪,有香不俗,宜当鼎鼐尝。偶先红紫,度韶华、玉笛占年芳。众花杂色满上林,未能教、腊雪埋藏。却怕春风漏泄,一一尽无香。不须更御铅黄。知国色,禀自天真殊常。只裁云缕,奈芳滑、玉体想仙妆。少陵为尔东阁。美艳激诗肠。当已阴未雨春光。无心赋海棠。

柴桑风度极清真,地位当齐古逸民。不为儿曹营饱暖,聊将诗句写经纶。喜君自得超遥趣,与世相忘寂寞滨。正欲细论嗟遽别,空惭祖谢响然臻。

隆暑赫炎曦,门弧庆左垂。东君来山世,西斗降临时。二子麒麟种,三孙鸑鷟儿。称觞门下士,愿祝寿期颐。

炎炎暑气时,流光闪烁,闲扃深院。水阁凉亭,半开帘幕遥观。灼灼榴花吐艳。细雨洒、小荷香浅。树影竹影,清凉潇洒,枕簟摇纨扇。堪叹浮世忙如箭。对良辰欢乐,莫辞频劝。遇酒逢歌,恣情遂意迷恋。须信人生聚散。奈区区、利牵名绊。少年未倦。良天皓月金尊满。

天上殷韩,解羁官府,烂游舞榭歌楼。开花酿酒,来看帝王州。常见牡丹开候,独占断、谷雨风流。仙家好,霜天槁叶,?艳破春柔。狂僧谁借手,一杯唤起,绿怨红愁。看天香国色,梅菊替人羞。尽揭纱笼护日,容光动、玉?琼舟。都人士,年年十月,常记遇仙游。

落落盘根真得地,涧畔双松,相背呈奇态。势欲拚飞终复坠,苍龙下饮东溪水。溪上平岗千叠翠,万树亭亭,争作拏云势。总为自家生意遂,人间爱道为渠媚。

谤声易弭怨难除,秦法虽严亦甚疏。夜半桥边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

人生浮脆若菰蒲,四十年前此丈夫。拟向西湖酹孤魄,想应风月易招呼。

圣主方怀南顾忧,且烦持节按闽州。政成早作朝天计,两地端须第一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