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诗

天中明月照芦扉,溪上凉风生葛衣。
倚树呼猿向溪立,纷纷松叶杖头飞。

作品评述

《山居诗》是明代雪山法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空中明亮的月光照在芦苇门前,
溪水上吹来凉爽的风,拂动着葛布衣。
我倚靠在树旁,呼唤着猿猴,站在溪边,
松树上的叶子纷纷飘落,拂过我手中的杖头。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雪山法师在山居中的情景。作者描述了夜晚的美景,明亮的月光照耀着芦苇门前的景色,溪水中吹来凉爽的风,使得身穿葛布衣的法师感到宜人。法师倚靠在树旁,呼唤猿猴,站在溪水旁边,观察松树上的落叶在风中飘舞。

赏析:
《山居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法师在山居的生活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法师与大自然的亲密联系。诗词中的意象鲜明,通过描写月光照耀芦苇、溪水凉风和松叶飞舞等细节,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野间,感受到宁静和清新的氛围。

诗词的意境传达了法师对自然的热爱和与自然融合的心境。法师倚树而立,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呼应,与猿猴互动,展现了法师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通过赏析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追求心灵宁静的精神追求。

此外,诗中的松叶飞舞也可以被视为法师修行的象征。松树是常绿树木中的一种,象征着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品质。松叶在风中飘舞,可以被理解为法师修行的境界,追求着超脱尘世的境界。

总之,《山居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和与自然的融合,同时表达了法师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修行境界的追求,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恬静和平和的情感体验。

诗词推荐

雪声如飞沙,风声如翻涛,三更天地闇,雪急风愈豪。颇疑虚空中,鬼神战方鏖,胜负要一决,利兵未肯櫜。我如堕重围,百计无由逃。僵缩不能寐,起坐拥故袍。自叹老益贫,庭草常不薅;惟酒不惮费,贷券如山高。园蔬甘且柔,味不减豚羔。醉此风雪夕,聊忍抱瓮劳。

瓦裂慨平生,无眠枕半横。逐臣常内讼,谪梦自多惊。投晓星月澹,近山钟鼓清。晨炊知米贱,犹恐费经营。

潮水迟朝渡,湖村竟日留。肯从沽酒饮,故作挟书游。得句因题壁,逢人问买州。双凫应不远,知道客来不。

太平燕赵许闲游,三十從知壮士羞。敢话诗书为上将,犹怜仁义对诸侯。子房帷幄方无事,李牧耕桑合有秋。民得夸襦兵得帅,御戎何必问严忧。

春风勾引出郊行,小队迢迢草路平。自笑田芜不归去,三千里外劝人耕。

野渡烟迷谷,寒潭水涨沙。入云千万岫,出坞两三家。润古泉仍石,山空菊自花。柳塘冰欲结,相对祗栖鸦。

芦芽抽尽柳花黄,水满田头未插秧。客里不知春事晚,举头惊见楝花香。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捕蝗捕蝗谁家子,天热日长饥欲死。兴元兵后伤阴阳,和气蛊蠹化为蝗。始自两河及三辅,荐食如蚕飞似雨。雨飞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河南长吏言忧农,课人昼夜捕蝗虫。是时粟斗钱三百,蝗虫之价与粟同。捕蝗捕蝗竟何利,徒使饥人重劳费。一虫虽死百虫来,岂将人力定天灾。

今日见此山,明日见此山。有时或不见,乃在云雾间。世事亦如此,反覆多阻艰。阴晦待其晴,山色终当还。俗诮勿与竞,誓死保此间。

吟君雉媒什,一哂复一叹。和之一何晚,今日乃成篇。岂唯鸟有之,抑亦人复然。张陈刎颈交,竟以势不完。至今不平气,塞绝泜水源。赵襄骨肉亲,亦以利相残。至今不善名,高于磨笄山。况此笼中雉,志在饮啄间。稻粱暂入口,性已随人迁。身苦亦自忘,同族何足言。但恨为媒拙,不足

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亦如早蝉声,先入闲人耳。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

中兴自是还明主,访旧胡为属老臣。从古风云由际会,归欤聊复养吾真。

窗下闻鸡后,苍茫映远林。才分天地色,便禁虎狼心。是处程涂远,何山洞府深。此时堪伫望,万象豁尘襟。

山外情知更有山,几多突兀共巑岏。一从梦到天坛后,转觉丘陵不足看。

一秋风雨蔽白日,积水鬼神愁太阴。寒螿悲鸣草根湿,水鸟暝哭菰丛深。残年不觉日月逝,病骨惟愁霜露侵。常有淖糜支旦暮,一毫宁复少年心?

夜半辽东白鹤归,旧来巢处立多时。门关落日千家静,旗颭秋风万马嘶。文堰石台空有谶,画堂翠幕更无诗。悠悠往事俱尘土,只有寒流是古溪。

朝发鼓阗阗,西风猎画旃。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锦水细不见,蛮江清更鲜。奔腾过佛脚,旷荡造平川。野市有禅客,钓台寻暮烟。相期定先到,久立水潺潺。?是日期乡僧宗一,会别钓鱼台下。?

我行阻徐方,日夕望吴国。积雪覆皋原,千里同一色。门前偃栅横,屋际孤烟直。黄河冰正坚,芒砀云来黑。狡兔潜以伏,饥鹰竟何食。客子煨枯蓬,主人舂残稷。何日见朝阳,肃彼南归翼。

鹅湖有鹅吾不问,鹅湖无鹅吾不疑。道士须换黄庭经,释子自名太虚辞。噫嘻兮,此意迥与山阴别,我亦曾非逸少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