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先张明府休沐还乡,海亭宴集(探得阶字)

自君理畿甸,予亦经江淮。
万里书信断,数年云雨乖。
归来休浣日,始得赏心谐。
朱绂恩虽重,沧洲趣每怀。
树低新舞阁,山对旧书斋。
何以发秋兴,阴虫鸣夜阶。

作品评述

《奉先张明府休沐还乡,海亭宴集(探得阶字)》是唐代孟浩然创作的一首诗。

中文译文:
君子理应卫边疆,我也曾游历过江淮。
万里书信断绝,几年云雨难相见。
归来休息一日,终于得到满足的心情。
虽然受到朱绂的赏识,但我常怀念青山绿水之间的自由。
庭院里新添了低矮的舞阁,山峦与旧时的书斋相对。
如何能够激发起秋天的情绪,夜晚听见阴虫在阶梯上鸣叫。

诗意和赏析:
本诗描绘了诗人孟浩然从边疆回归故乡后的情景。诗人一直在外巡游,距离故乡已经很久没有回去了。然而,他如愿以偿地回到家乡,得到了短暂的休息和满足的心情。在城里,虽然他受到了重要官员朱绂的器重和赏识,但他内心深处对山水风景的向往和怀念始终存在。诗人把新添的低矮舞阁和旧时的书斋相对照,表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的追求。最后,诗人通过描写夜晚听到的阴虫鸣叫,表达了自己秋天的情绪和忧思。

整篇诗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追求自由、宁静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出不同的景物和氛围,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赋予了作品一种深沉的意境。这首诗的笔调平和而富有情感,展示了诗人对家乡和自然的热爱。

作者介绍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诗词推荐

臣主一意合,风云平地生。立朝专论谏,为国总枢衡。行矣登三事,悲哉奠两楹。辍瓜恩意重,终始备哀荣。

一宿分明不易投,老拳要觅死冤仇。不应荒却娘生也,自是无人敢出头。

万里关河道路迂,出门一笑意何如。来时雨雪侵驼褐,归日风云蔼驷车。玉座喜闻黄石策,金台荣拜紫泥书。野人无以效芹献,一斗酒边双鲤鱼。

微雨後。染得杏腮红透。春色好时人却瘦。镜寒妆不就。柳外一莺啼昼。约略情怀中酒。困起半弯眉袖。髻松簪玉溜。

口似备盆呵佛祖,牙如剑树骂诸方。而今死入阿鼻狱,看你如何孟八郎。

麞头安得比麋茸,纹点胎斑更异同。尔雅昔尝窥郭璞,方言今试问杨雄。

我家曾住赤栏桥,邻里相过不寂寥。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

细雨如尘散暖空,数峰春色在云中。须知触目皆成恨,纵道多文争那穷。飞燕有情依旧阁,垂杨无力受东风。谁能会得乾坤意,九土枯荣自不同。

遥空雨初霁,深径蝉未鸣。忽品文王弦,若听宣尼声。月色半峰出,秋光四簷清。韵断意转冥,尘心若为情。

弃置而今成秃翁,君恩量给太仓红。着鞭纵落诸公后,挥麈犹堪一世雄。花月三千篇绝唱,海天九万里刚风。胸中本自无冰炭,况读君诗益扫空。

叹息吾家老郑君,三年孤鹤困鸡群。天教此地苏司业,与对当时郑广文。

孤城向夕原,春入景初暄。绿树低官舍,青山在县门。楼台疑结蜃,枕席更闻猿。客路何曾定,栖迟欲断魂。

今朝八月十有五,顾兔天边谁不睹。若非东土小释迦,放过长水管老虎。

昨日苦留今日住,来朝再住无因。画楼欲下几逡巡。残灯三两焰,别泪一双人。料得离居多少恨,归期数遍冬春。长愁不独茧眉颦。口中生石阕,腹内转车轮。

生事付妻儿,山居清可知。自言雪收后,不梦客游时。洗石镌唐帖,凭松读楚词。却愁登第去,草没菊花篱。

万仞连峰积翠新,灵踪依旧印轮巡。何如捧日安皇道,莫把回山示世人。已擘峻流穿太岳,长扶王气拥强秦。为余势负天工背,索取风云际会身。

雷出九地底,化为万鼓鼙。豕首柄石斧,剨然四海驰。夔{魁斗换虚}与罔象,辟除靡有遗。无私乃帝令,负雨多随之。苟能仆夷伯,何怨儿女为。

客鬓同秋老,乡心逐雁飞。重阳今日是,三径几时归。篱下多黄菊,门前少白衣。无人慰岑寂,独立对斜晖。

万汇阳春吐秀,争如雀舌含英。先天一气社前升。啖出昆仑峰顶。要得丁公煅炼,飞成宝屑窗尘。蜜脾神用脱金形。送与仙翁体认。

平明一阵催花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