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苏著作麻姑十咏·葛仙坛

仙翁犹山时,坛上何设施。
仙翁一去后,梦草空离离。
下士固大笑,言者多不知。
嗟嗟天壤内,共是枯鱼池。

作品评述

麻姑十咏·葛仙坛

仙翁犹山时,
坛上何设施。
仙翁一去后,
梦草空离离。
下士固大笑,
言者多不知。
嗟嗟天壤内,
共是枯鱼池。

译文:

神仙般的人物仿佛在山中行走,
葛仙坛上摆设着什么?
仙翁离去之后,
梦幻的景象渐行渐远。
低贱的人们毫不在意,哈哈大笑,
说话的人们大都不了解。
唉唉,这天地间,
只有一片枯鱼的池塘。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出自宋代李覯之手,是《和苏著作麻姑十咏》系列中的一首,以葛仙坛为题材。诗人描绘了一个仙人犹如行走在山中的景象,表现出神秘而超凡的氛围。同时,诗中的葛仙坛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着神仙般的存在。

然而,仙翁离去之后,葛仙坛上的景象变得虚幻而遥远,仿佛只是一场梦幻。这种转变使得低贱的人们对此毫不在意,他们毫不了解其中的奥妙,只是哈哈大笑。

最后两句“唉唉,这天地间,只有一片枯鱼的池塘。”则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之情。枯鱼池的形象暗喻了世间的荒凉和无奈,映照出人们对于神仙仙境的无知和无法企及的状态。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神仙和凡人之间的差距,以及人们对神秘事物的无知和冷漠。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无奈感。这首诗在简短的字数内展现了深刻的意境和哲理,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诗词推荐

盛业山河列,重名剑履荣。珥貂为相子,开阁引时英。美景池台色,佳期宴赏情。词人载笔至,仙妓出花迎。暗竹朱轮转,回塘玉佩鸣。舞衫招戏蝶,歌扇隔啼莺。饮德心皆醉,披云兴转清。不愁欢乐尽,积庆在和羹。

铁面苍髯洛阳客,玉颜红领会稽仙。街头相见如相识,恨满东风意不传。

众芳摇落此何时,争看江梅拆一枝。相去小春才四日,调羹消息不应迟。

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当。若教鲍老当筵舞,转更郎当舞袖长。

一宵何期此灵境,五粒松香金地冷。西僧示我高隐心,月在中峰葛洪井。

杖屦独游栽药圃,琴樽多在钓鱼船。晚来花下敲门者,不是神仙即酒仙。

为怀贾谊到长沙,又过衡云湘水涯。诗酒放怀真是癖,江湖久客若无家。茫茫万事生春梦,草草三杯度岁华。把定东风笑相问,忍将桃李换梅花。

朝鞍早过凤楼西,雨浥轻尘未有泥。颁宴百壶人共醉,演纶双笔客同携。紫微旧刻兰堂閟,朱字新牌艺院题。更识训词深厚意,言成膏泽惠编齐。

彩云朵朵西风散,银汉昭昭北斗倾。车上耕夫愁欲泣,桥边织女笑相迎。蝗飞近境行将及,龙卧深渊自不惊。病枕怕闻箫鼓商,谁家乞巧到王明。

移住还瀛洲。天槎去莫留。数归期、已过中秋。上界群仙官府足,云不碍,水长流。酒令与诗筹。依然记旧游。倚斜阳、分付羁愁。应与鳌峰人共语,还不减,去年不。

龙首皆求到凤池,此心只为利名驰。吾侪所志惟天爵,厚禄高官总不知。

濒江多海物,比屋尽闽人。四野方多垒,三间欲卜邻。

我爱仙居好,公馀日在房。忧民极反覆,责已未周详。法律行随手,诗书坐满箱。老来须向学,多病喜平康。

虎丘僧宇瞰坡陀,几许香軿载酒过。游子花骢烟外驻,丽人尘袜水边多。

坠红飘絮。收拾春归去。长恨春归无觅处。心事顾谁分付。卢家小苑回塘。于飞多少鸳鸯。纵使东墙隔断,莫愁应念王昌。

何处发天涯,风雷一道赊。去声随地急,残势傍楼斜。透树垂红叶,沾尘带落花。潇湘无限思,闲看下蒹葭。

欲寻春去怕春休,又值春阴不得游。寂寞西园风雨里,杏花比客更多愁。

运钟百六扰神州,国祚当时剧贅旒。独藉奇材支大厦,允贤巨力障横流。啸呼左袒安刘氏,指顾南冠絷楚囚。整顿乾坤康济了,千龄翊宋永同休。

上林春色老朱樱,谁见联科纪佛名。睢苑妍辞俱右席,太丘遗业肯惭卿。离歌坐写埙箎恨,邑政行闻鲁卫声。使橐尽堪传尺素,双函同慰一摇旌。

千峰映碧湘,真隐此中藏。饼不煮石吃,眉应似发长。风榸支酒瓮,鹤虱落琴床。虽斅忘机者,斯人尚未忘。见说祝融峰,擎天势似腾。藏千寻瀑布,出十八高僧。古路无人迹,新霞出石棱。终期将尔叟,一一月中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