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八尺遇雨三首

垂虹亭登劣归船,又复毛空暗水天。
节里无多好天色,阑风长雨饯残年。

作品评述

《过八尺遇雨三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登上垂虹亭,看见归船的小船,又看见暗淡的水和天空。节令中没有多少好天气,阑风和长雨送别残年。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在垂虹亭上观赏景色的情景。诗人看到了归船的小船,以及天空和水面的昏暗景象。他感叹节令中没有多少好天气,而阑风和长雨则象征着送别残年的意味。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残年时光的感慨和思考。诗人通过描绘垂虹亭、归船、暗淡的水和天空等景象,展现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中的“节里无多好天色”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而“阑风长雨饯残年”则表达了诗人对岁月的告别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岁月无情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运用象征手法,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融合,使诗词更具意境和情感共鸣。这首诗词展示了杨万里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汉有德公天下士,皇佑相国实其裔。虽云出处有同异,今古庞宗开显晦。我观清我励百世,未若太平以身致。鹿门遗墨不可觊,聊宝此书贵行志。

示疾维摩无侍者,夜阑自掩草庵门。有情梅影半窗月,相应鸡声十里村。纸帐拥裘寻断梦,地炉拨火暖残樽。扶衰又践新春境,万事元知不足论。

道卷门常静,心间眼倦开。忽闻宾榻扫,为喜使车来。世事浮云过,时光暮雪催。放怀何所係,卒岁自游哉。

蔓长宜诛草,花飞可吊梅。断云将雨去,啼鸟唤春回。书乱时开帙,樽空久覆杯。长年观景物,不复起衰怀。

硕人其颀,公侯之妻。翟藋以朝,象服是宜。如星之共,逆月之辉。母血既瞻,群心则夷。

不耕南亩田,为爱东堂桂。身同树上花,一落又经岁。交亲亦相薄,知己恩潜替。日开十二门,自是无归计。

嵯峨压洪泉,岝峉撑碧落。宜哉秦始皇,不驱亦不凿。上有布政台,八顾背城郭。山蹙龙虎健,水黑螭蜃作。白虹欲吞人,赤骥相煿zh.画栋泥金碧,石路盘墝埆。倒挂哭月猿,危立思天鹤。凿池养蛟龙,栽桐栖鸑鷟.梁间燕教雏,石罅蛇悬壳。养花如养贤,去草如去恶。日晚严城鼓,风来萧

新安别无奇,只有千万山。千万万山中,其奇乃出焉。下者为砚石,与世生云烟。高者无系累,飘然出神仙。忽生朱晦庵,追千万世前。示千万世后,如日月当天。呜呼新安生若人,不知再生若人是何年。

江月照将夕,江风吹欲霜。残书看莫尽,病骨凛难当。俯仰年龄迈,飘零道路长。丰年易图饱,何乃又殊方。

归来更读十年书,自笑今吾即故吾。栗里溪山晋处士,桐江风月汉狂奴。种梅添得诗多少,爱菊何拘酒有无。随分生涯聊尔耳,门前应免吏催租。

韵胜江梅,笑杏俗桃粗,空眩妖艳。尽屏铅华,天赋翠眉丹脸。门闭昼永春长,看燕子、并飞撩乱。欢岁华若箭频换。深院有谁能见。夜来初得同相荐。便门阑、瑞烟葱茜。天然素质真颜色,直是惊人眼。曾向众里较量,似六个、骰儿六点。应自来恨闷,和想忆,都消散。

莫笑眠常早,还怜起不迟。穠香温夜气,小雨湿春姿。瘦比中年甚,寒惟病骨知。羡渠儿女健,绕屋探南枝。

诗来格律辞皆老,却恨有砖抛不早。只因清兴与花同,千咏昔闻今健倒。君家装额要冰肌,我圃耐寒夸合抱。秀色孤根各自宜,玉堂茅舍俱相恼。

燕归巢后即离群,吟倚东风恨日曛。一别一年方见我,游来游去不禁君。莺花御苑看将尽,丝竹侯家亦少闻。独坐南楼正惆怅,柳塘花絮更纷纷。

回首青鸾何处,长空万里苍烟。中酒梅花月夜,怀人松籁霜天。

敕局同寅旧,雌堂屡肯过。故人今有几,朝士更无多。问信书犹湿,相望鬓已皤。忽闻埋璧痛,薤露不成歌。

坐断此江干,池亭百亩宽。禽鱼全性命,花竹报平安。有道行其志,非时做甚官。丰神更闲雅,野服竹皮冠。

径转危峰逼,遍令两眼明。凉风吹咏思,幽竹送寒声。砧响家家急,溪阴寸寸生。含情不得语,拂石记闲名。

瘦玉薄薄衫,晕灯和月冷。独夜不禁春,梨花碎帘影。

京尘昔倾盖,江国见佳城。零落旧冠剑,艰难孝弟兄。存亡看世俗,意气忆平生。晓铎知人恨,幽音亦未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