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钱谦益的《后秋兴八首中秋夜,江村无月而作(其一)》
拼音和注音
xī xī xié fēng huí gé lín , bēi zāi qiū qì bèi xiāo sē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秋气:秋气,拼音是qiū qì,汉语词语,释义是指秋日凄清、肃杀之气。
萧森:1.草木茂密貌。2.形容草木凋零衰败。3.凄凉阴森。
淅淅:象声词,形容风声,物体移动的声音。
钱谦益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原诗
淅淅斜风回隔林,悲哉秋气倍萧森。
过禽啁哳衔兵气,宿鸟离披逗瞑阴。
人倚片云投海角,天收圆月护江心。
今宵思妇偏凄紧,幸少清光照夕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