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朱秀才二首

儒冠林立更鸿生,经倚菑畲道可耕。
便合摘髭书桂籍,未须拥鼻避时名。
似闻眕梦成三耳,会见惊人取一鸣。
讲易露门谁第一,伫君重席振家声。

作品评述

《次韵朱秀才二首》是宋代陈造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儒士的形象和表达对学术的追求为主题,蕴含着深远的诗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儒冠林立更鸿生,
经倚菑畲道可耕。
便合摘髭书桂籍,
未须拥鼻避时名。
似闻眕梦成三耳,
会见惊人取一鸣。
讲易露门谁第一,
伫君重席振家声。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儒冠众多的场景,表达了儒士们的兴盛和繁荣。他们依靠着传统的学问,像庄稼依赖着肥沃的土地一样茁壮成长。诗中提到摘髭(修剪胡须)和书写桂籍(指文籍),表明儒士们对学术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执着。然而,他们并不追求虚名和排场,故意回避时光的烟尘。诗中提到眕梦成三耳,意指以智慧和学识满足自己的梦想。只有在重要的场合,他们才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取得惊人的成就。最后两句表达了儒士们在学术讲坛上的竞争。他们争相讲授易经,以期成为其中的第一人物,借此振兴家族声望。

整首诗词通过对儒士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儒家学问的繁盛和儒士对知识的追求。同时,诗中透露出对虚名和时俗之名的淡然态度,强调了真正学问和才华的重要性。通过儒士们的努力和竞争,诗词表达了对学术的推崇和对家族声望的重视。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哲理的意境,展示了宋代儒士们追求真知、追求学术成就的心态和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圣主念元元,良臣选掖垣。紫墀分使节,红旆出都门。雪浅斜阳路,云深晚烧村。期年如报政,应许贺新恩。

落日青山影在沙,镜湖波净过荷花。云间树底参差屋,借问谁家是贺家?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香泛罗屏,夜寒著酒宜偎倚。翠偏红坠。唤起芙容睡。一曲伊州,秋色芭蕉里。娇和醉。眼情心事。愁隔湘江水。

空病有为药,有病空为药。空有两俱非,药病何处著。无处著,万里秋风飞一鹗。

玉床摇帝座,青盖出都城。巷哭行家泪,燕歌四面声。乾坤遽如许,风雪可邻生。清晓宫门外,犹听打六更。

东风半绿官圩草,西日遥红别岸山。

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石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旧闻齐山胜,抱病来登临。苍然俯平湖,秀出几百寻。穹石天与巧,修篁近成林。高攀极巉岩,俯探穷窈深。爱此坚贞姿,摩挲会予心。忆行西湖岸,亦复多嵚崯。颇恨人力胜,刻画时见侵。谁知丑石面,乃亦变孔壬。何如榛莽间,屹立长森森。天然抱幽独,妙质逢赏音。支筇到绝顶,孤亭

邹不辞三徙,滕何爱一廛。典衣宽酒债,乞米续炊烟。胜败供飞雹,亏成付响泉。东山时撰屦,花底弄潺湲。

三凤齐飞日,相期到白头。一丘生处乐,万事死前休。风急啼乌放,霜零断雁秋。怀人竟何极,缄泪寄西州。

晓霭滋花色,晴辉发水光。何人露新缬,不管著秋霜。

挥手群玉府,说驾石帆山。偶与片云出,却随孤鹤还。松风暮萧瑟,石溜夜淙潺。阿敏读书处,更添茆一间。

提司坑冶是新差,职比催纲胜一阶。若发荐章求脚色,下官踪迹转沉埋。

槿花朝开暮还坠,妾身与花宁独异。忆昔相逢俱少年,两情未许谁最先。感君绸缪逐君去,成君家计良辛苦。人事反复那能知,谗言入耳须臾离。嫁时罗衣羞更著,如今始悟君难托。君难托,妾亦不忘旧时约。

陈迹分明断简中,才看卷首可占终。兵来尚恐妨恭谢,事去徒知悔夹攻。丞相自言芝产第,太师频奏鹤翔空。如何直到宣和季,始忆元城与了翁。

柳疏桐下晚窗明,只有微风为折酲。唯欠白绡笼解散,洛生闲咏两三声。

古人手中铸神物,百炼百淬始提出。今人不要强硎磨,莲锷星文未曾没。一弹一抚闻铮铮,老龙影夺秋灯明。何时得遇英雄主,用尔平治天下去。

有客过我门,开颜喜相见。贫居何以待,案上书千卷。高论到古人,终日自忘倦。非同豪富家,丝竹留饮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