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古诗后十九首(其十三)》
拼音和注音
cǐ wù wú xián yú , wàn suì gèng xiāng zhì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万岁:“万岁”本意有永远存在之意,本为臣下对君主的祝贺之辞。今也用为祝颂词,表达极其赞赏的感情用语口号。在中国自明代以后的封建社会里,“万岁”一词是最高统治者的代名词。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磊磊丘与坟,郁郁郭北地。
白日松柏阴,悲风四面至。
谁能黄泉下,永含未伸意。
悠悠即长夜,千载一以弃。
漫漫待明发,迢迢正遥寐。
身世非胶漆,岂得常相寄。
此物无贤愚,万岁更相致。
神仙不可知,服食苦中置。
美酒与佳人,携手行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