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金粟寺有作

溪深通小艇,山峻露层台。
林叶经霜尽,河冰近午开。
闲云僧出定,旧雨客重来。
扰扰浮生路,经过知几回。

作品评述

《重游金粟寺有作》是一首诗词,作者为张宁。这首诗词的朝代和具体创作时间未知。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溪深通小艇,
山峻露层台。
林叶经霜尽,
河冰近午开。
闲云僧出定,
旧雨客重来。
扰扰浮生路,
经过知几回。

诗词的意境描绘了作者再次重游金粟寺的景象。第一句“溪深通小艇”,表达了溪水的深邃,可以通行小艇。第二句“山峻露层台”,描绘了山峰陡峭,露出层层的台阶。第三句“林叶经霜尽”,描述了林中的叶子已经经历霜冻,凋谢殆尽。第四句“河冰近午开”,描绘了河流的冰层在中午时分开始解开。整个描写充满了自然景物的变化和流转。

接下来的两句“闲云僧出定,旧雨客重来”,表达了僧人重新出现,以及曾经来过的客人再次归来。这里的“闲云”和“旧雨”可以理解为随意飘荡的云和曾经的雨水,象征着人们的经历和流动性。

最后两句“扰扰浮生路,经过知几回”,表达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通过经历和流转,人们不断地在浮生之路上穿梭。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人事变迁,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轮回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金粟寺的景色和人事变迁,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推移和生命的变化,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命运的轮回。

作者介绍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张宁的生平

无畏谏臣

  张宁,自幼聪颖过人,7岁题画龙图有“莫点金睛恐飞去”之句。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授礼科给事中。在朝中以敢言直谏著称。

  景泰七年,顺天府举行乡试,内阁大臣陈循和王文之子均未中考,两大臣竟联名诬告考官不公。张宁十分气愤:“为一己私利,为不中用的儿子叫屈,视国法如儿戏,真恬不知耻!完全丧失大臣应有的品德,请求罢免这两人职务。”皇帝准其奏。

  朝廷议论考核官员,有大臣建议考核南京大小官员,但避谈京城官员。张宁奏道:“京师尤根本之地,考核不可免。”又说:“目前京城地区武职3万余人,每年耗银百万,把国库都挖空了。不如大力精简,合格者充实都司、卫所,不合格的全部淘汰。”这建议因涉及众多人切身利益,议而未决。

奉使朝鲜

  天顺四年,朝鲜王诱杀邻部毛怜卫都督,都督之子兴兵复仇,一场内部仇杀追在眉睫。明朝廷经过紧急商议,决定降旨谴责朝鲜王,尽力制止仇杀。但由谁去执行这一使命呢?朝鲜王是拥有实力的一方之王,弄不好会翻脸,使臣有性命之虞。

  大臣曹石极力推荐张宁出使。这以前曹石因擅权事被张宁谏止,怀恨在心。明为推荐,实欲借刀杀人。皇帝遂派张宁和都指挥武忠两人为正、副使臣前往朝鲜。张宁欣然受命。

  张宁并非不知曹石居心,但他将此看作报效国家的极好机会。他深感肩负责任重大,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见了朝鲜王,他大义凛然,慷慨陈词,一一列数朝鲜王的不是,把事先准备好的一番话爽爽快快倾吐出来。朝鲜王大为震惊。接着张宁又晓以利害,诚恳规劝朝鲜王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同行的武忠则在朝鲜王面前显示了自己的神威:他把两张弓并拢,一手拉开,射出两箭,天上两雁应声落地。朝鲜王暗想:大明的文臣言辞慷慨不怕死,武臣骁勇善战,我不是对手呀,况且使臣讲得句句在理。于是接受规劝,向都督之子承认错误。结果兵不血刃,免却了一场眼看将发生的恶战。 张宁不辱使命,胜利归来。不久因功升任都给事中。 张宁后来写了一本《奉使录》,记叙出使朝鲜的前后经过,被收入《四库全书》和明代海盐地方丛书《盐邑志林》。

遭忌引归

  张宁才高志大,英宗意欲重用。但他久居谏坛,直言无忌,为朝中权贵所恶。给事中王徽因弹劾大学士李贤而获罪,张宁率六科论救,由是渐与内阁相忤。后出为汀州知府,抑郁不得志,遂以病免职。家居30年,屡次被荐,终不复召。在家乡筑方洲草堂(为海盐著名的园林,今不存),以琴书自娱。张宁为文遵古法,才思敏捷,兼善画,著有《读史录》、《删改史论》、《方洲集》等。

诗词推荐

晚色动边思,去年犹未归。戌楼人已冷,目断望征衣。

春雨不肯晴,春云与地平。柯山数椽屋,昼夜倾檐声。阴沉人意恶,但愿醉不醒。园花知在亡,渠溜飘红英。今年穷到骨,憔悴客江城。花时不得出,风雨掩柴荆。自我学道来,万事一羽轻。惟有惜春意,未忘儿女情。龃龉可奈何,努力饱饭行。往日虽莫挽,来日岂无程。忽记祖燕公,佳句

空色青苍寒日明,迟迟携手出柴荆。长贫少得交游者,渐老不禁离索情。去路浦帆当晚落,到官江草已春生。州监县尹多才识,当念吾宗负大名。

[姑洗为羽]虹旌蜺旄,莺旗羽盖。星枢扶轮,月御叶术。灵至阴阴,灵般裔裔。来格来乡,福流万世。

行李小盘薄,海西裨海东。交情半新故,生世有遇逢。从我二三子,草木臭味同。业工画眉妩,饰此水雪容。高轩一再过,向我作春融。陈侯犀一角,锦肠星斗胸。章侯金右炼,学派传正宗。杨侯较诸杨,朝墨收儁功。王郎天地间,合侍明光宫。我老一无可,短翼群蜚中。樽酒剪银烛,诗锦

平生陋质写难真,画史挥毫妙入神。瘦似休文宁复健,寒如东野故应贫。尘埃自笑双蓬鬓,泡影俄惊两幻身。从此山林皆独往,定无勋业上麒麟。

压角旧仪烦阁老,濡毫逋责费公移。

匡赞之士或从渔钓。云雨之才乍叹幽谷。寻芳者追深径之兰。识韵者探穷山之竹。克明其德贡以三事。树之风声言于九牧。协用五纪风若从事。农用八政甘作其榖。殊风共轨见之周南。异亩同颖闻之康叔。祁寒暑雨是无胥怨。天覆云油滋焉渗漉。幸无谢上古之淳人。庶可以封之于比屋。

底处与君长笑歌,夜舟醉漾松江波。君帆今夕不我住,其奈一江风月何。

复忆同游处,经春在武林。湖光浮鹢净,山木坐猿深。事往惟诗在,悲来吒梦寻。朋知零落尽,投老若为心。

日者君过我,今焉我辞君。楚荆易得秋,霜霰行在辰。我车甫来归,君骑已在门。喜我更安健,劳言再三陈。已焉忽谓我,我行不逡巡。问君何因尔,欲语声辄吞。我自解君意,操袂增酸辛。男儿志四方,怀安实败名。不见折胁雎,慷慨西入秦。君行其有合,宿愤当一伸。造物固甚巧,颇解

西风叶满庭,欹枕听鸣雨。凄然百感生,愁绪未易数。思昔咏干旌,良马素丝组。今为白屋夫,低头拜官府。犹喜七十公,可免差科苦。

羊肠有路地多险,马脊无人天一隅。自从二水分新旧,南北烟波各自愁。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片山兼水绕,晴雪复漫漫。一径何人到,中林尽日看。远分樵载重,斜压苇丛乾。楼阁严城寺,疏钟动晚寒。

东南三千里,沅湘为太湖。湖上山谷深,有人多似愚。婴孩寄树颠,就水捕鷠鲈。所欢同鸟兽,身意复何拘。吾行遍九州,此风皆已无。吁嗟圣贤教,不觉久踌蹰。

枕边何所有,一卷促尼居。无处觅卢扁,应当宝此书。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秋。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愁。

自邻身是客,又送客登舟。虽有重来约,难禁一别愁。风烟迷柳驿,草树暗春洲。后夜怀人处,山空月满楼。

雨助风声燕欲归,谁教我尚著征衣。自怜未读愍征赋,霜雪鬓间犹庶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