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朴翁归盩厔

山曲水曲处,其间皆美田。
夫君别桑梓,此地卜林泉。
壮岁可立事,明时方尚贤。
何当再就诏,便忍说终焉。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同创作的《送张朴翁归盩厔》。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曲水曲处,其间皆美田。
夫君别桑梓,此地卜林泉。
壮岁可立事,明时方尚贤。
何当再就诏,便忍说终焉。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送别名叫张朴的老人回到他的故乡盩厔的情景。诗人描绘了盩厔的山川曲折,而这些山川之间都是肥沃的田地。张朴离开他的家乡,来到盩厔,希望能在这里安心度过晚年。作者认为张朴正值壮年,有能力做出一番事业,而明朝时代才会真正推崇贤人。诗人表达了对张朴的期望,并希望他能再次得到官职,但同时也表示自己不能说出最终辞别的话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张朴的送别,展示了宋代社会中的人情世故和士人的志向。诗人通过山川和田地的描绘,展示了盩厔的美丽景色,也暗含着对农耕文明的赞美。通过张朴离开家乡的描述,表达了离乡背井的辛酸和无奈,同时也点出了壮年有为的张朴对未来的期望。诗人对明朝时代贤人的赞美,反映了宋代士人对社会荣誉和官职的追求。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张朴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张朴离去的不舍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描写和送别情景的交织,展示了宋代士人的人生观和对社会的态度,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冬旱及兹雪,都人销百忧。墙根有宿草,余绿尚去秋。新阳解薄冰,大润升介丘。夜闻窗响纱,高云正绸缪。明旦天津望,寒花翳川流。宫中圣人喜,疠气一夕收。史占上日祥,知欲遍九州。敢任肉食谋,官闲欣岁休。虽无山阴船,穷巷窘若囚。却幸葛翁来,汤饼有麦牟。孔侯金闺彦,平昔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蜀艇云奔下固陵,一壶浮峡便千金。子来我往才交臂,人涉卬须又苦心。北向虽无一矢发,西风不受半尘侵。是非得丧今休问,喜见戈枪卧绿沈。

祖华五叶发灵根,端的知恩解报恩。大仰未忘东寺会,玄沙相继雪峰存。机梭传处难通路,针芥投时有妙门。鼻孔放光出气快,当年一斲尽泥痕。

於穆清庙,聿修严祀。四县载陈,三献斯止。笾豆彻荐,人祇介祉。神维格思,锡祚不已。

并游英俊半归泉,何事夫君又弱焉。廉退风标留万口,勤劳心事入尘编。团团故步八千石,落落浮名四十年。除地江东肤使在,一时旧话几谁传。

长忆当年归弊庐,弟兄同受策名初。一生不记寻常事,千里犹通咫尺书。风月遥知四明好,江山况是发秋余。片帆未得闲飞去,徒见严君问起居。

封了词头遶砌行,些君相伴最多情。西垣不宿还堪恨,辜负夜窗风雨声。

庚寅仲冬之八日,与诸兄弟诸子侄。浊酒数杯菜一盆,醉后相忘见真实。谁云人閒天地窄,但觉物外山林逸。人生安能皆百年,洪崖浮邱亦浪传。妻孥安稳鸡犬乐,此外无复有神仙。甚哉世人不知足,苦积铢缕多买田。子孙贤否谁能料,近足此身难自保。举头问天天不应,聊向虚空一舒啸。

群来野雀绕林梢,三五人家住水坳。翁媪语人年岁好,屋山添得一层茅。

诗人自古例迁謪,苏李夜郎并惠州。人言造物困嘲弄,故遣各捉一处囚。不知天公爱佳句,曲与诗人为地头。诗人眼底高四海,万象不足供诗愁。帝将湖海赐汤沐,堇堇可以当冥搜。却令玉堂挥翰手,为提椽笔判罗浮。罗浮山色浓泼黛,丰湖水光先得秋。东坡日与群仙游,朝发昆阆夕不周。

经时少暇出郊游,野旷山遥易见秋。只怪朝来多爽气,似缘我辈是清流。荒台古井平芜湿,斜日西风乱叶愁。莫笑田翁无款待,绿菱新摘酒新篘。

三千三百西江水,自古如今要路津。月夜歌谣有渔父,风天气色属商人。沙村好处多逢寺,山叶红时觉胜春。行到南朝征战地,古来名将尽为神。

我尊我亲,承天之祉。寿名兼美,家国咸喜。公傅秉礼,实册有糨。惟千万祀,令闻不已。

江畔,相唤。晓妆鲜,仙景个女采莲。请君莫向那岸边。少年,好花新满船红袖摇曳逐风软,垂玉腕。肠向柳丝断。浦南归,浦北归。莫知,晚来人已稀。湖上,闲望。雨萧萧,烟浦花桥路遥。谢娘翠蛾愁不销。终朝,梦魂迷晚潮荡子天涯归棹远,春已晚。莺语空肠断。若耶溪,溪水西。柳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

池上主人,人适忘鱼,鱼适还忘水。洋洋乎,翠藻青萍里。想鱼兮、无便於此。尝试思,庄周正谈两事。一明豕虱一羊蚁。说蚁慕於膻,於蚁弃知,又说於羊弃意。甚虱焚於豕独忘之。却骤说於鱼为得计。千古遗文,我不知言,以我非子。子固非鱼,噫。鱼之为计子焉知。河水深且广,风涛

有处行春住杏鞯,列亭相望斗翚联。花衔晓圃三竿日,树绕洪河一曲天。芳草细迎吟路屐,翠篙徐转饮溪船。胜游惠政成双纪,乞与州图后世传。

修行过衲子,蔬饭几昏晨。自草休官疏,犹嫌在世身。片云先冢近,寒月万松邻。为鬼还应别,平生有善因。

雨骤频垂脚,山高故隐巅。南坡疑断路,平地怪流泉。猿鹤谁为伴,凫鸿亦堕前。梅黄虽借润,榴火漫呈妍。人世隙驹过,天形磨蚁旋。云容愁暮合,霞彩望朝鲜。已负杖藜约,宜修香火缘。江山如得助,风月敢论钱。今日苦不乐,此情谁与宣。高歌怀杜曲,晚赋拟樊川。屋破时悬溜,弓惊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