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枯崖悟上人住山

山僧如病鹤,意气独离群。
思共孤峰月,閒分半榻云。
井华晨起汲,瀑布夜深闻。
相向无言说,窗间草木欣。

作品评述

《招枯崖悟上人住山》是宋代蒲寿宬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一位山僧的孤独和与自然的交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招枯崖悟上人住山,
山僧如病鹤,意气独离群。
思共孤峰月,閒分半榻云。
井华晨起汲,瀑布夜深闻。
相向无言说,窗间草木欣。

译文:
邀请枯崖悟上人一同居住在山中,
山僧像一只病鹤,精神孤独地离群。
思念共同的孤峰月亮,闲散地分半处榻上的云。
早晨从井中汲取清泉,夜晚听到深处瀑布的声音。
我们相对而坐,无需言语交流,窗间的草木也感到欣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僧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情感以及与自然的默契交流。诗中的山僧被比作病鹤,形容他的独特性格和与世隔绝的状态。山僧思念着孤峰上的明月,同时与云、清泉、瀑布等自然元素产生了一种闲散的联系,这种联系给予了他某种宁静和满足感。在相对无言的状态下,窗间的草木也仿佛能感受到这份宁静和欣喜。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朴素的语言,描绘了山僧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情感。通过与自然的交融,表达了一种超越语言的默契与理解。这种寂静和宁静的境界,使人们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安宁。这也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类内心的追求和净化。

作者介绍

蒲寿宬,泉州(今属福建)人。生平不详。从集中诗篇观察,知其曾入戎幕,行迹遍东南。卷一《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知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前后曾知梅州;《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知与刘克庄同时,年辈相近。晚年着黄冠居泉之法石山,山有心泉,因称心泉处士。有《蒲心泉诗》(明《文渊阁书目》),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心泉学诗稿》六卷。事见《八闽通志》卷八六。 蒲寿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万般施设不如常,又不惊人又久长。谁知远烟浪,别有好思量。

与君前后多迁谪,五度经过此路隅。笑问中庭老桐树,这回归去免来无。

白驹不可驻,尺璧非所珍。独把一鳟酒,悲歌送徂春。歌阑酒亦尽,回头迹已陈。自笑十年仕,尚弥天下津。岂无濯缨水,奈尔长路尘。命也复何道,今人犹昔人。

旋种花窠二百株,不知种了有花无。阿谁便向春工说,急捣红蓝染玉酥。

溯紫催飞舄,攒红簇去鞍。吾邦倾市送,旁邑塞涂看。清庙登牺象,明庭峙孔鸾。野翁麋鹿友,时与讯平安。

长桥纳纳袅东风,倒射斜阳千丈红。晚色自佳人不见,青山翠雾碧波中。

杏花雨里东风峭。不比寻常开了。枝上飞来多少。人与春将老。山城灯火笙箫杳。梦到十洲三岛。睡觉绮窗清晓。绿遍池塘草。

圜丘何方,在国之阳。祀神合祭,运避无疆。祖考来格,笾豆成行。其人肃肃,降福穰穰。

蜂儿园裹香尘细,燕子楼中宝瑟斜。惟有天知太平事,乞倾东海洗胡沙。

十八年来恨别离,唯同一宿咏新诗。更相借问诗中语,共说如今胜旧时。

谷中谁弹琴,琴响谷冥寂。因君扣商调,草虫惊暗壁。

济世非无策,迷邦讵可求。昏酣酒垆卧,萧散竹林游。俗眼嗟人废,穷途逐涕流。何公真礼法,甯免疾如雠。

清要三朝望,文章一世荣。掌纶夸独直,荷橐青群英。石室资殚洽,金赖阐所明。孤臣伤暮景,风雨自鸡鸣。

昨日雨遶檐,孤灯对搔首;今夜月满庭,长歌倚衰柳。世变浩无穷,成败翻覆手。人生最乐事,卧听压新酒。我归自梁益,零落怆亲友,纷纷堕鬼录,何人得长久?後生多不识,讵肯顾衰朽?一杯无与同,敲门唤邻叟。

洛阳古道登北邙,河内碧山横太行。朝骑快马暮可到,风物人心皆故乡。竹林无踪怀阮籍,路傍有家嗟宣王。别乘差向二千石,教民惟在亲耕桑。

风入金波凝不住。玉楼间倚谁飞举。霜艳雪光来竞素。分辨处。独垂馀意窥庭户。强薄罗衣催玉步。美人为我当尊舞。醉到春来能几度。愁今古。月华不去年华去。

游山如读书,深浅皆可乐;道边小精舍,亦自一丘壑。凄凉四十年,始复重著脚。老僧逝已久,讲座尘漠漠。当时童子辈,衰鬓亦萧索。扫壁观旧题,岁月真电雹。文章卑不传,衣食窘如昨。出门意惘然,辽海渺孤鹤。

似闻环佩杂箫笙,鼎立争雄凜太清。不与古今争变化,可能舒惨属阴晴。花开玉井难求种,月下瑶台但有名。我亦生来未尝屈,敢持方寸并峥嵘。

倅廨偏宜置酒过,亭前花月至今多。不知三影吟成后,可载兜娘此地歌?

弱岁早登龙,今来喜再逢。如何春月柳,犹忆岁寒松。烟火临寒食,笙歌达曙钟。喧喧斗鸡道,行乐羡朋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