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孙莘老见赠时莘老移庐州因以别之

炉锤一手赋形殊,造物无心敢忘渠。
我本疏顽固当尔,子犹沦落况其余。
龚黄侧畔难言政,罗赵前头且眩书。
(莘老见称政事与书,而莘老书至不工。
)惟有阳关一杯酒,殷勤重唱赠离居。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题目是《次韵孙莘老见赠时莘老移庐州因以别之》。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炉锤一手赋形殊,
造物无心敢忘渠。
我本疏顽固当尔,
子犹沦落况其余。
龚黄侧畔难言政,
罗赵前头且眩书。
惟有阳关一杯酒,
殷勤重唱赠离居。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写给孙莘老的回赠之作。诗人通过自述和对孙莘老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深思和对离别的感慨。诗中既有对自身性格特点的描述,也有对孙莘老的景仰与敬佩,以及对离别时刻的祝福和送别之情。

赏析:
首句"炉锤一手赋形殊"描述了诗人的才思之独特,将炉锤的锻打工艺比喻为诗人创作的过程,强调了其独具一格的创作风貌。接着,"造物无心敢忘渠"表达了诗人的创作态度,他认为造物主宇宙间万物的创造并没有特定的目的,因此他在创作中也敢于忘却世俗的眼光和评判。

下文中,诗人坦言自己"疏顽固当",即自己的性格粗疏固执,与孙莘老相比,更加显得沉闷拘谨。而孙莘老则更为开放和多才多艺,诗人自叹不如,感到自己的境遇比他更加不济。

接下来的两句中,"龚黄侧畔难言政"指的是诗人难以言说政治之事,而"罗赵前头且眩书"则是指政治权谋纷杂,使人眩晕。这两句中的政治暗示,可能是苏轼对于当时政治环境的感叹和不满。

最后两句,"惟有阳关一杯酒,殷勤重唱赠离居"表达了诗人在离别之际的祝福和送别之情。阳关一杯酒象征着朋友之间的情谊和深情厚意,而"重唱赠离居"则是表达了诗人对孙莘老离开庐州、告别时刻的重视和祝福。

整首诗词以自述和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性格的反思、对友人的赞美以及对离别的感慨。同时,通过对政治和世事的隐晦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和政治环境的看法。这首诗词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又融入了社会时代的意蕴,是苏轼多才多艺、才情出众的写作风格的典型体现。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好读床头易一编,盈虚消息总天然。峥嵘齿颊皆冰雪,肯怕炎言有瘴烟。

於皇周公,勤劳王家。掬舄几几,德音不瑕。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坐以待日,制作大备。

东阳四载,但好事、一一为民做了。谈笑半闲风月里,管甚讼庭生草。瓯茗炉香,菜羹淡饭,此外无烦恼。问侯何苦,自饥只要民饱。犹念甘旨相违,白云万里,不得随昏晓。暂舍苍生归定省,回首又看父老。听得乖崖,交章力荐,道此官员好。且来典宪,中书还二十四考。

本烦专使入烟霞,灰冷无汤不点茶。寄语甬东贤太宁,难教枯木再生花。

嫩晴无日也无风,政是春光酒样醲。行到中峰元来觉,回头已度打头峰。

万木凋残,早梅独占孤根暖。前村雪满。昨夜南枝绽。堪恨倚栏,容易吹羌管。飘琼片。翠蛾争选。贴向桃花面。

鸳鸯楼下万花新,翡翠宫前百戏陈。夭矫翔龙衔火树,飞来瑞凤散芳春。仙跸初传紫禁香,瑞云开处夜花芳。繁弦促管升平调,绮缀丹莲借月光。

松格一何高,何人号乳毛。霜天寓直夜,愧尔伴闲曹。

而立之年不啻过,十分减尽少年豪。吃它官饭如何稳,着了朝衫说甚高。勤向溪山供日课,剩栽花木足年劳。客来不周嗟无肉,菜本新添数百窠。

知心逢岂易,语别喜从容。因得静中趣,又寻云外峰。吟篇题在竹,拄杖曲如松。后会期难定,来书勿厌重。

旧来绝叹茶山行,今日重悲南涧泉。儒雅风流真不愧,两贤真可作三贤。

官府新辞上界仙,碧瑶沿口晋桃源。默存常在清都境,归去休芜靖节园。为问隆楼并杰阁,何如易野及平原。明年大作南溪社,会访拾遗花柳村。

灼约有芳艳,本生江汉滨。临风轻笑久,隔浦淡妆新。白鹭烟中客,红蕖水上邻。无香结珠穗,秋露浥罗巾。

平林常榧啖俚蛮,玉山之产升金盘。其中一树断崖立,石乳荫根多岁寒。形嫌蜂儿尚粗率,味嫌蜂儿少标律。昔人取急欲高比,今我细论下匹。世间异物难并兼,百年不许赢栽添。余某何为满地涩,荔子正复漫天甜。浮云变化嗟俯仰,灵芝醴泉成独往。后来空向玉山求,坐对蜂儿还想象。

去日同君过渭桥,桥边新雪未全消。如今窗外杨花满,憔悴无心约细腰。

离人非逆旅,有弟谪连州。楚雨沾猿暮,湘云拂雁秋。蒹葭行广泽,星月棹寒流。何处江关锁,风涛阻客愁。

琐声金制阅门环,帘卷真珠十二间。别殿春风呼万岁,中丞新押散朝班。

忆昔明皇初御天,玉舆频此驻神仙。龙盘藻井喷红艳,兽坐金床吐碧烟。云外笙歌岐薛醉,月中台榭后妃眠。自从戎马生河雒,深锁蓬莱一百年。

莫嫌工部太侵寻,老杜称呼直至今。我但六年难改口,不知老杜更年深。

淡日轻云雨点疏,大沤随雨起清渠。跳来走去琼盘里,创见龙宫径寸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