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

黄花浑似旧,白发忽惊新。
争说参军帽,谁怜处士巾。
折腰宁不辱,有酒未为贫。
绝爱南山色,相看意转真。

作品评述

《重阳》是宋代蒲寿宬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对黄花、白发、参军帽和处士巾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黄花浑似旧,白发忽惊新。
在这首诗词中,黄花和白发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年龄的增长。黄花看似陈旧,而白发却突然出现,使人感到惊讶和不安。这揭示了人生中的变化和岁月无情的真实性。

争说参军帽,谁怜处士巾。
参军帽和处士巾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活选择。参军帽象征着从军征战的生活,而处士巾则象征着隐居的生活。作者通过这两个形象,探讨了人们在人生道路上所作出的选择,并表达了对于不同生活选择的思考和思索。

折腰宁不辱,有酒未为贫。
这句诗词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折腰宁不辱意味着宁愿低头接受挫折和屈辱,也不愿违背自己的原则和志向。有酒未为贫则表示即使没有财富,也能过上富足和满足的生活。这两句诗词传递了作者对于坚守原则和珍视内心追求的价值观的肯定。

绝爱南山色,相看意转真。
最后两句诗词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真挚情感的赞美。绝爱南山色表示对南山美景的绝对热爱和崇拜。相看意转真则表达了相互间的眼神交流和心灵沟通,使彼此的意义和情感变得真实而深刻。

通过这首诗词,蒲寿宬描绘了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探讨了生活选择、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美和真挚情感的追求。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让读者在品味诗词之余,也能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启示。

作者介绍

蒲寿宬,泉州(今属福建)人。生平不详。从集中诗篇观察,知其曾入戎幕,行迹遍东南。卷一《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知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前后曾知梅州;《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知与刘克庄同时,年辈相近。晚年着黄冠居泉之法石山,山有心泉,因称心泉处士。有《蒲心泉诗》(明《文渊阁书目》),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心泉学诗稿》六卷。事见《八闽通志》卷八六。 蒲寿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东轩微雨后,向夕引霞晖。绿竹阴常满,青梧叶渐稀。无端疏酒盏,早已授寒衣。予本沧江客,将因谢病归。

地僻元无俗客来,蓬门只欲为君开。山横翠黛供诗本,麦卷黄云足酒材。

广庭临璧沼,多士侍金闺。英宰文儒叶,明君日月齐。集贤光首拜,改殿发新题。早夏初移律,馀花尚拂溪。壶觞接云上,经术引关西。圣德鸿名远,将陪玉检泥。

清斋四体泰,白昼一室空。摧颓有古树,骚屑多悲风。

佛狸索死离龙庭,堪笑披猖欲背城。釜为水悬忧后爨,弓因雨弱失长兵。突三千人如电扫,诛两万户若风行。又报广南腾露布,太平从此慰皇情。

我久在河内,颇知卫风俗。沙田多种稻,野饭殊脱粟。况闻别乘至,伫望大河曲。饮罢何以赠,柔条路傍绿。

山之峨峨,水之汤汤。冷眼觑著,无处惭惶。

烂肠五斗对狱吏,白发千丈渥沧浪。却来献纳云台表,小山桂枝不相忘。

悠悠孤梦伴余酲,窗下寒灯黮闇明。雪意欲成风正恶,渔舟忽过雁群鸣。志衰但有徂年感,身没应无後世名。犹幸耄期身粗健,天公元不负书生。

故交零落形吊影,陈迹凄凉口语心。辛苦一生成底事,祈招空解诵愔愔。

局促洿池几岁鱼,想应日日念江湖。如今放汝非无意,亦欲天公放老夫。

诏版熏芝矞露浓,千龄华旦此亲逢。平刑六百叨优秩,已愧琅邪邴曼容。

老箐深藏洞,嵌岸峭夹溪。双扉巫峡似,半壁窦圌低。落日人烟绝,孤云客路迷。红旗穿石去,青兕隔林啼。

一叶江头枫叶丹,秋容惨淡客悲酸。蛩声雨后长门怨,雁影风前行路难。无处著愁嫌地窄,有时舒眺见天宽。最怜人道苏州月,三度中秋一度看。

已无庾岭旧时梅,但见梅亭向水开。遐想风流犹仿佛,更将梅绕四檐栽。

闻欢远行去,相送方山亭。风吹黄檗藩,恶闻苦篱声。

三的朝露借恩光,剩种江梅作洞房。待得百年俱玉雪,冷官亦自有甘棠。

客来鸣素琴,惆怅对遗音。一曲起于古,几人听到今。尽含风霭远,自泛月烟深。风续水山操,坐生方外心。

四海一奇男,象贤真柬之。绣斧外执法,滞淹犹在斯。冰壑栋梁具,凤梭云锦机。粉省趋含香,玺书啬封泥。生平方寸丹,云端双阙齐。小试川楫手,晒纲庐中矶。以道拯世溺,先事防繻袽。三江昔怒号,一席今沦漪。平波净縠浪,祥风浃瑶池。八极汇涛澜,四顾蛟涎危。孰能戒给楫,重与

王孙去不返,淮水亦东流。宿草封遗冢,行人说故侯。荒祠黄叶暗,寒渚白蘋秋。一饭犹怀德,空悲云梦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