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邀李范庵过天竺寺作

步来禅榻畔,凉气逼团蒲。
花雨檐前乱,茶烟竹下孤。
乘闲携画卷,习静对香罏。
到此忽终日,浮生一事无。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雨中邀李范庵过天竺寺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雨中邀请李范庵一同前往天竺寺创作
步行至禅榻旁边,凉气逼近蒲团。
花朵在雨中飞舞,檐下茶烟袅袅,我孤单一人。
闲暇时携带画卷,静静地品茶对着香罏。
来到这里,不知不觉度过了整整一天,浮生如梦,一切皆无。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雨中邀请友人到天竺寺作画的场景。苏轼描述自己独自前往禅室,感受着雨水带来的清凉,同时观赏着花朵在雨中飘舞。他坐在茶室底下的竹椅上,一人静享茶烟。在闲暇之余,他携带着画卷,与友人一起品茶,对着香罏静静地欣赏着画作。在这个安静的环境中,他不知不觉度过了一整天,对于世事纷扰,他觉得一切皆是虚幻,如同浮生梦幻般。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写雨中的景色和自身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超脱和对于浮生的领悟。诗中描绘了雨水、花朵、茶烟、竹椅等细节,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清新、宁静的氛围。诗人将自然景物融入自己的情感中,借此表达了对于繁杂世事的超然态度。

诗中的"画卷"和"香罏"也是诗人寄托自己情感和审美的象征。画卷代表着诗人的艺术追求和对美的创造力,香罏则象征着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这些细腻的描写使得整首诗词充满了禅意和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情绪。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静谧而超然的画面,传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浮华的反思和对于内心宁静的追求。它表达了对于浮生苦难的超越和对于心灵自由的追求,具有一定的禅宗思想和意境。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他日稍成毛义志,再求师友究渊源。

病夫省睡起凌晨,迟菊朦胧破萼新。雨细正应添润泽,烟轻尤觉长精神。近来霜重伤禾死,几见民忧洒涕频。却是东篱賸黄菊,不堪易粟当金银。

香清还耐久,粲粲镂金葩。想见蜂为蜡,单方采此花。

心坚胆壮箭头亲,十载沙场受苦辛。力尽路傍行不得,广张红旆是何人。

若为乘夜渡,贪涉此山川。水自三湘合,云知七泽连。蛩声暗秋色,雁语杂寒烟。莫问黄陵庙,门前断客船。

近墅何妨一再行,后车应著老弥明。诗成直奈抢榆上,谭胜宁容鄙吝萌。鸥鹭一滩窥语笑,松筠千挺峙寒清。从今好绘斜川集,莫靳流传到帝城。

一听芭蕉叶上寒,鼻头倍益旧时酸。河清未遇三千岁,水手犹轻十八滩。

人我如山,狠气如云。炊无米饭,接不来人。电光影里宾主分,不是冤家不与邻。

瑶台月。寒光零乱蒙香雪。蒙香雪。横枝疏影,动人清彻。分明姑射神仙骨。冰姿雪里难埋没。难埋没。百花头上,为春先发。

百雉金城十仞池,天声遐憺远戎知。剖符但报三年政,推毂无劳六月师。胡马逸归常见画,塞鸿征尽著残棋。欲歌盛业赓周雅,须假清风吉甫诗。

一夜添春雨,中衢长旧泥。屐黏忧折齿,马滑畏颠蹄。去啄从江鹤,相呼任竹鸡。朝来放朝请,始与逸人齐。

白头归老荷君恩,一代勋名众所尊。自古年华稀七帙,本朝科甲重三元。海中仙子长生箓,洛下先生独乐园。怪见台光映东壁,郎官又侍紫微垣。

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好是悲歌将进酒,不妨同赋惜余春。风光全似中原日,臭味要须我辈人。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取自由身。

千门忻应瑞,偏称上楼看。密洒虚窗晓,狂飘大野寒。园深宜竹树,帘卷洽杯盘。已作丰年兆,黎民意尽安。

辟暑谁堪适,壶冰若可餐。一闻高士论,六月使人寒。云起峰阴直,亭孤日气残。晚来山更好,不碍隔篱看。

旧矣唐安郡,龙潜府号新。当年一绛帐,今日两朱轮。民意来何暮,仁声暖似春。剑南毋恋却,鳌禁要词人。

谔谔能昌唯唯亡,亦由匡正得贤良。一从忠谠无周舍,吾过何人为短长。

潞公曩自蜀遄归,约仅逾年秉政机。当日燕毛谁与并,后来接踵未应稀。从星元合陪天柱,戴气宁当远日畿。会看传宣燕私第,赐香成雾彩成围。

垂杨枝上喜迁莺,梅子黄时雨乍晴。几阵薰风穿玉殿,直珠帘内有欢声。

高高秋月明,北照辽阳城。塞迥光初满,风多晕更生。征人望乡思,战马闻鼙惊。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霜凝匣中剑,风惫原上旌。早晚谒金阙,不闻刁斗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