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户曹赋席上果得榧子

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
瘴雾脱蛮溪,清樽奉佳客。
客行何以赠,一语当加璧。
祝君如此果,德膏以自泽。
驱攘三彭仇,已我心腹疾。
愿君如此木,凛凛傲霜雪。
斫为君倚几,滑净不容削。
物微兴不浅,此赠毋轻掷。

作品评述

《送郑户曹赋席上果得榧子》是苏轼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
瘴雾脱蛮溪,清樽奉佳客。
客行何以赠,一语当加璧。
祝君如此果,德膏以自泽。
驱攘三彭仇,已我心腹疾。
愿君如此木,凛凛傲霜雪。
斫为君倚几,滑净不容削。
物微兴不浅,此赠毋轻掷。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轼送给郑户曹一篮榧子的情景。榧子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果实,宛如金盘上的宝物。苏轼将这篮榧子奉献给郑户曹,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他希望郑户曹能够像这榧子一样,美德如同滋养膏油般滋润自己和他人。诗中还表达了苏轼心怀愤恨,希望能够消除内心的敌意,同时寄予郑户曹能够像坚硬的木材一样,傲然挺立于严寒的冰雪之中,不受外界的摧残。最后,苏轼提醒郑户曹珍惜这份赠礼,不要轻易抛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苏轼送赠榧子的情景,把握了传统诗词的抒情和赋情特点。通过运用富有意象的描写,将榧子比作美玉山果,形容它们宛如金盘上的珍宝。这种比喻既突出了榧子的珍贵和美味,又在诗中营造出一种高雅的氛围。诗人以“瘴雾脱蛮溪,清樽奉佳客”表达了自己将这份美味献给贵客的心情,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和祝福。

诗人借赠榧子之物,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愿望。他希望郑户曹能够像这榧子一样,拥有美德如同滋养膏油般滋润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愤恨和决心,希望能够消除心中的敌意,摆脱困扰。最后,苏轼以“斫为君倚几,滑净不容削”形容榧子的坚硬和珍贵,寓意着希望郑户曹能够像这样的木材一样,凛然傲立于严寒的冰雪之中,不受外界的摧残。

整首诗词运用了富有意象和比喻的语言,展示了苏轼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通过对榧子的描绘和赋予象征意义,诗人在其中表达了对宋代诗人苏轼的《送郑户曹赋席上果得榧子》描述了苏轼送给郑户曹一篮榧子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那美丽的玉山果,闪烁着金盘的光泽。
瘴雾消散于蛮溪,清樽奉献给尊贵的客人。
作为礼物该如何赠送,一句话胜过千金。
祝福你拥有这样的果实,它以美德滋养自身。
摆脱三彭的仇恨,已成为我内心的痛楚。
愿你如同这株木材,傲然耸立在寒霜雪中。
雕琢成为你的书桌,光滑洁净无法被削减。
事物微小却意义深远,这份赠礼请不要轻易抛弃。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送给郑户曹一篮榧子的情景,并蕴含了一层深意。榧子象征美好的品质和美德,苏轼将其奉献给郑户曹,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敬重和赞美,并祝愿他能像这榧子一样,以德行来滋养自己和他人。苏轼还表达了自己对仇恨的厌倦,希望能够消除内心的痛楚。最后,他以木材的形象勉励郑户曹,希望他能像坚硬的木材一样,傲然挺立在严寒的冰雪中,不受外界的侵蚀。整首诗词寄托了苏轼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内心境遇的思考。

赏析:
《送郑户曹赋席上果得榧子》运用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送赠榧子的场景。榧子作为一种珍贵的果实,被比喻为美玉山果,闪耀着金盘的光泽,突出了它的珍贵和美味。诗人将这篮榧子奉献给郑户曹,以清樽奉客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尊敬。

诗中表达了苏轼对郑户曹的期望和祝福。他希望郑户曹能够用行动和言语来赠送美德,以一句话的力量胜过千金礼物。这里所赠送的榧子象征了美德的滋养,诗人希望郑户曹能够通过自身的美德来滋养自己和他人。

诗人还表达了内心的愤恨和渴望解脱之情。他想要摆脱心中的仇恨和痛楚,希望郑户曹也能够远离纷争,傲然耸立在寒霜雪中,展示坚韧的品质。

最后,诗人提醒郑户曹珍惜这份赠礼,不要轻易抛弃。他以木材的比喻,形容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黄河春涨入隋沟,往意随波日夜流。万里寻山如野鹤,一身浮水似轻鸥。湖风送客那论驿,岳寺留人暗度秋。迟子北归来见我,携琴委曲记深幽。

家国遭多难,干戈道路将。深山独流落,长夏亦凄凉。饭拾空林橡,炊依废寺香。时愁豹虎到,落日掩门荒。

桂阳秋水长沙县,楚竹离声为君变。青山隐隐孤舟微,白鹤双飞忽相见。

雨入秋霄滴到明,不知有意复无情。若言不搅愁人梦,为许千千万万声。

溪浅桥横趣自幽,坐来风色晚飕飕。寒泉有韵石间出,远水多情竹外流。地僻蛟龙时隐见,天晴鸂鶒乱沈浮。见闻总是吾家物,好景何须著意求。

鹧鸪新啼啼且急,草根露重声如塞。昔闻尔名未相识,今闻尔啼长叹息。试问哥哥行不得,何用一身生两翼。罗浮遥遥云似墨,山高水深道多棘。鹧鸪鹧鸪,为尔泪沾臆。

雨后桐江木叶稀,坐棠无事枕閒欹。扁舟几忍严君钓,古壁多逢沈令诗。夜静好当轮省宿,晓寒堪忆趁朝时。山城寂寞郎官贵,想对秋风动所思。

纵是裴公寺,能忘魏子心。帆开吴日落,钟度楚云深。半饷分南北,中流吊古今。江山虽好在,无奈二毛侵。

羡君还似我,居处傍林泉。洗砚鱼吞墨,烹茶鹤壁烟。閒惟歌圣代,老不恨流年。每到论诗外,慵多对榻眠。

青门路接凤凰台,素浐宸游龙骑来。涧草自迎香辇合,岩花应待御筵开。文移北斗成天象,酒递南山作寿杯。此日侍臣将石去,共欢明主赐金回。

长街十二远相通,阊阖峨峨彩雾红。天白华灯交皓月,楼寒朱幕荡春风。车头笑语归时醉,城下传呼夜向中。自古长安多乐事,周南留滞意何穷。

太冬积严杀,布令兆微霜。凄凄中园木,华采欻摧藏。岂无孤芳者,佳菊独煌煌。后雕虽尔德,曷补蕙兰伤。

客从东方来,喜甚屐折齿。鼎烹石乳精,谈笑秋月里。中有八十翁,宴坐维摩椅。遁泽瑚琏器,玉瓒间罍洗。立斋持修绠,汲汲古井水。参也鲁依然,商声从曳屣。翘首诸俊游,霹雳烧蛇尾。双鸾辉九苞,翩翩夺栖枳。桐阳有卧龙,共蹋风云起。翁当沽美酒,炰鳌脍锦鲤。

至治发闻惟声香,播厥臻穰穰。农夫之庆岁其有,禾易长亩仓箱。时和物阜粟滋茂,嘉生骈穗来呈祥。自今以始大岂美,行旅不用齐餱糧。

棋信无声乐,偏宜境寂寥。著高图暗合,势王气弥骄。人事掀天尽,光阴动地销。因知韦氏论,不独为吴朝。

半山风雨截江城,未脱人间总是尘。中夜起看衣上月,青天如水露华新。

地限骄南牧,天临饯北征。解衣延宠命,横剑总威名。豹略恭宸旨,雄文动睿情。坐观膜拜入,朝夕受降城。

三岁便能大哮吼,文殊也道难征斗。遑遑权托罽宾牵,如今脱体无人守。

侨装结束烂花衣,采藿兰娘釂翠卮。三五二八月皎皎,东西南北草离离。非君之故岂妄集,对酒不狂无乃痴。口住山间省前梦,而今不似洛阳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