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包安静先生茶三首

皓色生瓯面,堪称雪见羞。
东坡调诗腹,今夜睡应休。
?偶谒大中精蓝中,遇故人烹日注茶,果不虚示,故诗以记之。
?建茶三十片,不审味如何。
奉赠包居士,僧房战睡魔。
?昨日点日注极佳,点此,复云罐中余者,可示及舟中涤神耳。
?野菜初出珍又珍,送与安静病酒人。
便须起来和热吃,不消洗面裹头巾。

作品评述

《赠包安静先生茶三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第一首:
皓色生瓯面,
堪称雪见羞。
东坡调诗腹,
今夜睡应休。
偶谒大中精蓝中,
遇故人烹日注茶,
果不虚示,
故诗以记之。

第二首:
建茶三十片,
不审味如何。
奉赠包居士,
僧房战睡魔。

第三首:
昨日点日注极佳,
点此,复云罐中余者,
可示及舟中涤神耳。
野菜初出珍又珍,
送与安静病酒人。
便须起来和热吃,
不消洗面裹头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苏轼向包安静先生赠送的茶的三首诗。整首诗描绘了茶叶的色泽、品质和独特之处,并表达了诗人对茶的热爱和赞美。

第一首诗中,诗人将茶叶形容为皎洁的色泽,堪称雪的羞涩。他说自己今晚喝了包先生煮的茶后,应该能有一个好的睡眠。他回忆起之前在大中精蓝茶馆遇到的老朋友,一起煮茶共饮,这让他对茶的品质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所以写下这首诗来纪念。

第二首诗中,诗人表示自己品尝了三十种不同的茶叶,却无法判断它们的味道如何。他将这些茶叶赠送给居士包先生,希望这些茶可以帮助他克服僧房中的疲惫和困倦。

第三首诗中,诗人回忆起前一天喝过的优质茶叶,他指出这些茶叶仅剩一点点,可以分享给在船上的朋友们品味,以提神醒脑。他还送给安静先生一些新鲜的野菜,希望他能起身并享用,无需洗脸或包头巾。

整首诗以赠茶为主题,展示了苏轼对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通过对茶叶的描绘以及茶与友人之间的交流,诗人表达了对茶的赞美和对友情的思念。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轼丰富的感受力和细腻的情感,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生活中细小事物的关注和赏析能力。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阿那律陀天眼观,大千摄入一毫端。掌中谩说庵摩勒,无限苍生被热谩。

秀泉开旧甃,初试仰山茶。寂寂有馀意,池莲三五花。

博山汤气馥笼寒,袅尽啼痕作醉欢。赏去角巾从小垫,接{上四下离}何惜一生酸。

数亩萧疏一径宽,散飞香雪遍林端。应思处士桥边路,吟绕横枝月影寒。

山郡寒仍少,江村晚易昏。梅共浑雪色,树影半云根,远役竟何事,壮怀谁与论。布帆无恙在,长啸下荆门。

啼呼梨枣忆儿时,驹隙频经日月驰。早岁已兴风木叹,余生永废蓼莪诗。燎黄恩重空垂泣,戴白身存敢自期。足蹇仅能成拜起,篮舆归路不胜悲。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系马后河川。可人冬景妍。要看花到晚,付与水浮天。未觉随戎马,端来唤酒船。谁云是关塞,胜事总堪传。

前年吴兴雪三尺,街头十日无行迹。南山千峰蟠玉虬,太湖万顷鎔银色。腐儒冻死但长哦,男呻女吟空四壁。去年强邻窥淮淝,铁马成群来塞北,将军授钺横雕戈,雪满弓韬对勍敌。捷书夜到甘泉宫,玉靶角弓自天锡。已观积甲熊耳齐,坐觉洗兵天河窄。今年腊尽寓东瓯,地接炎方少三白。

高鸿远骛。溪山一带人烟簇。知君船近渔矶宿。轻素横溪,天淡挂寒玉。谁家红袖阑干曲。南陵风软波平绿。幽吟无伴芳尊独。清瘦休文,一夜伤单縠。

风尘奈汝何,终日独波波。亲老无官养,家贫在外多。醉眼轻白发,春梦渡黄河。相去关城近,何时更肯过。

人事车轮转,年光木叶摧。交情论晚岁,生意共寒灰。未足胜宽褐,那能暖冻杯。知君寻气类,不为附炎来。

莲盂送别万峰云,龙虎山前过小春。草履惯穿枯岭叶,布衣犹带旧京尘。毡寒不见游仙梦,路远谁怜倦客贫。东望海门归未得,北风吹雪满唐巾。

背郭才数里,深林溪四环。精庐于此建,寓舍即其间。我已成栖遁,君能数往还。故知交义厚,不与世情关。

搔首暮云碧,怀人酒浅斟。斟钟心不动,九鼎力能任。夜雨青绫直,人风紫禁深。爱群须引烦,一念帝来临。

蜀地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忽见纷然压,方惊甚矣衰。已拚蓬换鬓,其奈粟生肌。忆昔如黄犊,当轩望塑白狮。踏模鞋透指,印貌面皴皮。衮作毬行地,团成烛照帷。檐冰充铎振,盆冻当钲搥。壮岁身仍健,边城景又奇。刘楼观乱落,平野看横吹。犬躣凌晨出,骢骄尽夜驰。三杯羞饮帐,百韵笑僵歧。往事今如梦,前

草色随骢马,悠悠共出秦。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帆影连三峡,猿声在四邻。青门一分首,难见杜陵人。

瘦得黄花能小。一帘香杳。东篱云冷正愁予,犹幸是、西风少。叶下亭皋渺渺。秋何为者。无钱持蟹对黄花,又孤负、重阳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