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命词

赋性生来本野流,手提竹杖过通州。
饭篮向晓迎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
两脚踢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
如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不休。

作品评述

《绝命词》是清代袁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赋性生来本野流,
手提竹杖过通州。
饭篮向晓迎残月,
歌板临风唱晚秋。
两脚踢翻尘世路,
一肩担尽古今愁。
如今不受嗟来食,
村犬何须吠不休。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自由自在、豪迈洒脱的野流人生活的情景。诗人以自己为主人公,表达了不愿受世俗拘束的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他手提着竹杖,穿过通州,迎着残月的微光,用饭篮向黎明前的日月致敬,用歌板在秋风中唱出深秋的意境。他以自己的双脚踢开尘世的路途,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过去和现在的痛苦和忧愁。现在他不再接受世俗的怜悯和同情,就像村庄里的狗不需要无休止地吠叫一样。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的描写和对自由的追求,表达了诗人袁枚独特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首先,诗中的野流形象象征着袁枚对传统束缚的抗拒和对独立自由生活的向往。他手提着竹杖,自在地行走在通州,形象鲜明地表达了他不愿拘泥于固定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其次,诗中的意象描绘了一种宁静和超然的境界。在黎明前的残月下,他用饭篮向晨曦致意,用歌板吟唱秋风,展现了一种追求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境界。最后,诗末表达了诗人不愿受到世俗压迫和无谓指责的态度。他以自己的双脚踢开尘世之路,肩负起古今的忧愁,表明了他不再接受嗟来之食,不再理会村庄里的狗的无谓吠叫,彰显了一种超然和洒脱的生活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袁枚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抗拒,展示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通过对自然、内心和社会的审视,他追求一种超然和自由的境界,表达了对传统束缚的反思和对自由的追逐。

诗词推荐

解鞍先几日,款曲见新诗。定向公堂醉,遥怜独去时。叶沾寒雨落,钟度远山迟。晨策已云整,当同林下期。

白龙门巍峰,长涧落千尺。灵泉应奇踪,高连暮云碧。寒影凌苍崖,清流动危石。八月苗正枯,犹能变甘泽。

酌。廷秀求词,醉中赋此紫宸朝罢,东风吹到谪仙家。貂裘抖擞尘沙。一室窗明几净,人境独清华。有息斋名画,殿帅高茶。主人意佳。道分手、即天涯。何事相逢不饮,戚戚嗟嗟。黄封旋拆,有鹅腊、鸡朐与兔*。公不饮、孤负梅花。

动容俱见古人情,千里归来得我惊。七载何曾有离别,水中明月本相亲。

野水舟横芳草渡,人来舞棹或呈桡。捞虾摝蚬随时过,却向何时得六鳌。

巨源学从横,世事夙讨论。著书十万字,辩如白波翻。谏坦适多事,忧心生病根。立谈信无补,闭口出国门。弃置卧江海,闵嘿宁复言。朝行共长叹,逐客继二孙。南方固乡党,谪官侣鹤猿。风俗未宁静,朋党争排跟。引去良自得,浊清在澄源。往者未可招,冠盖方骏奔。

别君一百一十日,喜听人传八句诗。只在邻州难得见,却思前任远相随。分名丹荔画成轴,出处子鱼糟过时。近日有谁论字法,似闻检法是同师。

日日双眉斗画工,行云飞絮共轻狂。不将心嫁冶游郎。溅酒滴残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一春弹泪说凄凉。

遥闻金在沙,知是虚名号。世人方竞奢,何兹有遗宝。

桂岭环城如雁荡,平地苍玉忽嶒峨。李成不在郭熙死,奈此百嶂千峰何。

江人授衣晚,十月始闻砧。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

一生甘作扶梨手,万变宁移抱瓮心。

压蔗出寒浆,敲冰簇画堂。人间正袢暑,天上绝清凉。

散花侵示疾,造物戏公深。毳饭添三白,熊经试一禽。从来诗愈虐,枉去药关心。无限山阴兴,匡床好越吟。

旅泊依村树,高吟似得邻。斜风吹败叶,落日照行尘。扰扰成何事,飘飘任此身。客心君莫问,赢得鬓如银。

世好元难合,便甘或弃辛。喜师同肺腑,偶尔异衣巾。文约牵常俗,诗情远过人。相邀松下别,山意入秋新。

苍山古木书堂屿,北出湘水百余步。谁为往来亏世界,至今人指安禅处。岂无惊蛇与飞鸟,后来那复知其趣。不知我身今是否,空记名称作堂住。

盛德陈万舞,威棱畅九垓。风云交律候,日月丽昭回。行庆休祥发,乘和春气来。百神肃临享,荡荡天门开。

烂漫海棠花,多谢东君留得。眉寿堂边风景,与蓬瀛咫尺。桃红李白竞争妍,绿野尽春色。只欠樱唇清唱,怕行云南北。

妙绝丹青郭恕先,幻成雪霁大江船。沿流更饱轻帆举,上水仍劳百丈牵。捩柂长年浑欲动,褰帷佳客若将仙。侍亲曾泛沧浪月,犹记兰成射策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