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韩琦的《过涉县熊耳山》
拼音和注音
yáng tóu yǒu shǔ míng zhōng sú , hú kǒu chēng guān lèi yì bē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口称:嘴上说。
羊头:后遂用“灶养、羊胃羊头、羊胃、羊头、烂羊头、烂羊尉”等指污滥的官吏、官职;又用“烂羊之谣”指嘲讽官吏污滥的民谣。
韩琦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原诗
我从团柏历山岐,秀绝唯于熊耳知。
芳草经年被重席,轻云无日展时旗。
羊头有黍名终俗,壶口称关类亦卑。
何似半天留鹤驭,此来凭轼与仙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