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罗幕泥金窣地垂,夜香烧尽二更时。
不知帘外溶溶月,上到梅花第几枝。

作品评述

《诗一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氏。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罗幕泥金窣地垂,
夜香烧尽二更时。
不知帘外溶溶月,
上到梅花第几枝。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月光和梅花的感受。罗幕上悬挂着泥金的装饰,静静地垂下来。夜香已经烧到深夜的时候。诗人不知道帘外有多明亮的月光,也不知道从下面数起,梅花开放到了第几枝。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夜晚景象。罗幕上的泥金装饰和夜香的燃烧都暗示着诗人身处于一个精美而富有禅意的环境中。同时,诗人对帘外月光和梅花的描绘充满了想象力和审美情感。

诗中的"罗幕泥金窣地垂"表达了细腻的观察力,诗人通过形容罗幕上的泥金装饰的垂挂,传达出空间中的静谧与美感。

"夜香烧尽二更时"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深夜的寂静。夜香燃烧到深夜,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也增加了整个环境的神秘感。

"不知帘外溶溶月,上到梅花第几枝"表达出诗人对帘外的月光和梅花的向往和好奇。诗人的视线穿过帘幕,无法看清外面的明亮月光,也无法确定梅花开放到了哪一枝,这种不确定性增加了诗词的神秘和意境。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形象的语言,营造了一种静寂、神秘的夜晚氛围,展示了诗人对美感和自然的敏感。读者可以在这幅意象中感受到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怀。

诗词推荐

生为大宋臣,死为大宋鬼。一片忠义心,明月照秋水。

金生寒沙中,见别会有时。石上千年柏,材高用苦迟。丝乱犹可埋,心乱不可治。竹斋闻履声,乃是故人来。匏苦只多叶,水深难为涉。土床不安席,象床卧烨烨。革与井同功,守道非关怯。木直常先伐,樗栎万世叶。

春梦乱不记,春原登已重。青门弄烟柳,紫阁舞云松。拂砚轻冰散,开尊绿酎浓。无悰托诗遣,吟罢更无悰。

箭头破帖浑无敌,杖底敲球远有声。马走千蹄朝万乘,地分三郡拥双旌。春风欲尽山花发,晓角初吹客梦惊。不是邢公来镇此,长安西北未能行。

东西南北人,志向各有在。一言契所适,纠缠胡可解。英英坐上客,声闻著寰海。婆娑诸侯邦,未去亮天縡。顾余寸有长,葑菲误见采。山空佛宫冷,秉烛集飞盖。笑歌触松风,出谷作天籁。後夜风雨时,惟应鬼神会。

未见此老人已前,上是天下是地。既是此老人之后,山是山水是水。一别五十年,恩怨通身是。没量大人,抬脚不起,累了儿兮累了孙,恼乱春风何日已。

浮屠清净世难伦,细行威仪总是真。方外未能无职事,人间应识有君臣。灵山一会闲缘了,劫石三生拂性纯。从此坦然云水客,木人花鸟度青春。

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移榻向阳坐,拥裘仍解带。小奴捶我足,小婢搔我背。自问我为谁,胡然独安泰。安泰良有以,与君论梗概。心了事未了,饥寒迫于外。事了心未了,念虑煎于内。我今实多幸,事与心和会。内外及中间,了然无一碍。所以日阳中,向君言自在。

十寻瘦干三冬绿,一亩浓阴六月清。莫谓世材难见用,须知天意不徒生。长蛟老蜃空中影,骤雨惊雷半夜声。却笑五株乔岳下,肯将直节事秦嬴。

连营貔虎气如云,听诏人人愿立勋。沔鄂蕲黄一千里,更无人说岳家军。

春事岂堪论,桃花遽如许。薄暮短墙头,已作回风舞。翛然断经过,睡足南窗雨。幽梦与谁言,迢递堕三楚。

晓风抹尽燕支颗,夜雨催成蜀锦机。当昼开时正明媚,故乡疑是买臣归。

南北东西万万千,乾坤上下两无边。相逢相见呵呵笑,屈指抬头月半天。

战守逶迤不自由,偏因胜地重深愁。荣华我已知庄梦,忠愤人将谓杞忧。边衅久开终是定,室戈方操几时休?片云孤月应肠断,桩树凋零又一秋。

屡批龙鳞眷未衰,孤臣万死负恩私。玉阶方寸从容语,惟有天知与上知。

从辞凤阁掌丝纶,便向青云领贡宾。再辟文场无枉路,两开金榜绝冤人。眼看龙化门前水,手放莺飞谷口春。明日定归台席去,鶺鴒原上共陶钧。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吟外今何病,愁边我索居。昔无今样懒,新久故人书。只说游山去,谁令作计疏。衡庐负我辈,我辈负衡庐。

江梅久矣报涂粉,篱菊傲然方铸金。岭外四时惟一气,难分冬雾与秋阴。

抖擞空肠一字无,下邳能复异时书。中兴正欲平骄寇,莫若相如赋子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