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匡庐不可见

香炉烟散半湖云,舟入荷陂水又分。
却羡沙头双白鹭,潜随明月过匡君。

作品评述

《望匡庐不可见》是清代赵执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香炉烟散半湖云,
舟入荷陂水又分。
却羡沙头双白鹭,
潜随明月过匡君。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匡庐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一幅江湖景色,通过烟雾散尽、水面分隔的描写,暗示了匡庐的遥远和不可及之感。诗人羡慕着在沙头上的两只白鹭,它们自由自在地随着明月一同飞过匡庐,暗示着诗人希望自己也能够超越现实的束缚,自由地到达心中向往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以匡庐为背景,通过描绘景色和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远方诗境的向往和追求。以下是对诗中每个句子的具体分析:

1. "香炉烟散半湖云":描绘了香炉烟雾散尽的景象,烟雾弥漫的半个湖面,给人一种朦胧、遥远的感觉。

2. "舟入荷陂水又分":船只进入荷陂的水域,但水面分隔开,暗示了匡庐的遥远和不可及之感。

3. "却羡沙头双白鹭":诗人羡慕在沙头上的两只白鹭,它们象征着自由和纯洁。

4. "潜随明月过匡君":这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像明月一样,悄悄地跟随着双白鹭,超越现实的束缚,到达匡庐。

整首诗以流畅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匡庐的遥远思念和追求自由的愿望。通过描绘景色和自然元素的运用,诗人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景色相结合,形成了一幅清新、恬静的画面。整体上,这首诗词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境地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由和纯洁的追求。

诗词推荐

驰召萧王命罢兵,献谋怀贰见尤明。平齐定赵基图壮,有志方知事竟成。

卷却丝纶扬却竿,莫随鱼鳖弄腥涎。须知别有垂钩处,枯海无风浪拍天。

紫书夕降御床边,门下褒衣绕数千。捧檄喜随亲色动,授经荣胜主恩偏。相如好赋真童子,贾谊多才患少年。道在不须忧绛灌,一时卿相尺知贤。

勤耕艺黍稷,远贾服车牛。奔走何为者,心乎教养忧。

时人多笑乐幽栖,晚起闲行独杖藜。云色卷舒前后岭,药苗新旧两三畦。偶逢野果将呼子,屡折荆钗亦为妻。拟共钓竿长往复,严陵滩上胜耶溪。

右史文章海倒流,淮南异政古人俦。亲闻抚几推双美,独向夫君放一头。

出宫墙外步冬暄,转憩黄花翠竹边。一笑偈言非本色,相留清供亦前缘。土酥饤洁昏眵醒,汤乳包香老齿便。只恐醉陶终爱酒,难陪惠远共修莲。

海国秋风劲,江城暮雨昏。浮云低月峡,戍鼓殷雷门。芳草何年歇?青山亘古存。光阴如过客,吾道底须论。

清秀过终童,携书访老翁。以吾为世旧,怜尔继家风。淮岸经霜柳,关城带月鸿。春归定得意,花送到东中。

汴上相从又几星,尚淹符竹守临泾。不须怪我头添白,且喜逢君眼暂青。旧任再游空寂寞,同年屈数半凋零。何当展尽平边策,图使秦民得敉宁。

众已咍噎犹待月,身堪扶策便寻春。漏名牛党赞皇党,尚有蒙人苦县人。

灞桥风景渺荒寒,最好骑驴物色看。得似西胡湖上境,被公驱使入毫端。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起坐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敬而远,亲而疏。明鉴灵腑,善定锁铢。凌霄高而众峰拱,海峤耸而蟾影孤。子归就父,吾不识渠。

留春不住。燕老莺慵无觅处。说似残春。一老应无却少人。风和月好。办得黄金须买笑。爱惜芳时。莫待无花空折枝。

人言乐岁好催科,吾今方知自拊摩。要识田家略无事,杀鸡为黍自相过。

八牖晨披,五精朝奠。雾凝璇篚,风清金县。神涤备全,明粢丰衍。载絜彝俎,陈诚以荐。

水绕门墙竹绕堂,满窗春绿更山光。坐来苔藓侵衣润,吟处松花落砚香。汀鹭双双翻乱石,溪风袅袅弄修篁。游人暂得幽闲趣,时带茶烟下上方。

镜湖中有月,处士后无人。荻笋抽高节,鲈鱼跃老鳞。(《经方干旧居》甚为齐己所称)

松风一壑逼人寒,老石瑽瑽响碧湍。疑是银河天不锁,泻从云际下人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