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三十载,人事变沧桑。

出自清末近现代初代徐士佳的《题张云阶先生遗照》

出自清末近现代初徐士佳的《题张云阶先生遗照》

拼音和注音

hū hū sān shí zài , rén shì biàn cāng sā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十:1.数词。十的三倍。2.指三十岁3.指三十年。

人事:(名)①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②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安排。③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纠纷。④事理人情:不懂~。⑤人力能做到的事:尽~。⑥人的意识的对象:他昏迷过去,~不知。

十载:谓长期清苦勤读。

忽忽:(形)①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离开杭州,~又是一年。[反]悠悠。②(书)形容失意或迷惘:~如有所失。

事变:1本指世事的变化。2.现多指政治上或社会上突然发生的重大变故。3.泛指事物的变化;世事的变迁。

沧桑:(名)沧海桑田的缩用:饱经~。

徐士佳

不详


原诗

先生负壮志,仪表殊寻常。

双眸秀银海,炯炯含精光。

音响若钟磬,议论生锋铓。

清谈倾四座,析理到毫芒。

具此绝俗姿,合称登朝廊。

惜哉不得志,早岁困名场。

坎坷历半世,一第四十强。

闲居赋潘岳,风化维吾乡。

爱才尤若命,桃李盈门墙。

寒士托倚庇,如依慈母旁。

我年十馀岁,先子相携将。

隅坐聆謦欬,曾升先生堂。

先生为我言,两家渊源长。

昔年尔王父,谈论喜文章。

座上客常满,士气为之扬。

今尔年方少,数典其毋忘。

立志在名教,植品如圭璋。

文学宗先正,勿学时世妆。

慰勉极周挚,苦口兼热肠。

忽忽三十载,人事变沧桑。

遗言犹在耳,先生安可望?

世情似转烛,无复见直方。

士风日卑陋,谁为表与坊?

滔滔不复反,难言四维张。

所见已如此,向后况可量。

展图三太息,俛仰神旁皇。

诗词推荐

爱君青袍色,芳草能相似。官重法家流,名高墨曹吏。春衣淮上宿,美酒江边醉。楚酪沃雕胡,湘羹糁香饵。前朝山水国,旧日风流地。苏山逐青骢,江家驱白鼻。右军尚少年,三领东方骑。亦过小丹阳,应知百城贵。

金荷浅酌闲传酒,银叶无烟静炷香。舒雁且为赊死计,鸣鸠便欲策勋忙。散人亦未全无事,枕藉琴书满一床

江畔溪边雪里。阴阳造化希奇。黄芽瑞草出幽微。别是一般香美。用玉轻轻研细。烹煎神水相宜。山侗啜罢赴瑶池。不让卢仝知味。

钜宋中兴日,全闽极治年。保厘须硕德,镇抚赖真贤。燕寝何曾逸,儒宫最所先。上丁将蒇事,仲月乃修虔。铏鼎参罍洗,牺尊间豆笾。低昂衮绣服,拜起冕旒前。庭燎明如昼。炉熏滃似烟。向风入引领,观礼士填咽。阖郡讙声沸,熙朝盛事传。僖公甘避路,常相敢差肩。宜有新诗播,庸昭

登高便可豁双明,吟外还能见物情。南北盛衰关大数,英雄得失总虚名。莫云千里乡心远,寒雁一声秋意清。江上白鸥应笑我,等闲虚负水边盟。

昔年远访郁孤台,止渴曾询庾岭梅。虽后只从忙里过,到今多见旅中关。是非汩没身添老,寒暑侵陵首屡回。却忆故园松竹外,朔风吹雪亚枝来。

使君未来襄阳愁,提戈入市裹毡裘。自从毡裘南渡沔,襄阳无事多春游。襄阳春游乐何许。岘山之阳汉江浦。使君朱旆来翻翻,人道使君似羊杜。道边逢人问洛阳,中原苦战春田荒。北人闻道襄阳乐,目送飞鸿应断肠。

旧说吾邦岩谷多,历观无愈此嵯峨。今朝唤渡仍冲雨,惭愧溪神不我诃。

乱离时节别离轻,别酒应须满满倾。才喜相逢又相送,有情争得似无情。

萑蒲无警南塘静,歉岁村讴鼓罢挝。更喜良宵共谭麈,几烦亲手剪灯花。酌无多酒仍馀味,懶不吟诗政自嘉。蝶梦蘧蘧才一霎,邻鸡啼罢又啼鸦。

谷鸟散啼如有恨,庭花含笑似无情。更名变貌难休息,去去来来第几生。

如知九九妙中谈。明月分明照碧潭。会得双关真个理,前三三与后三

十日顽阴不见山,山中一夜雪封庵。伊予的有寻山分,日照北窗云在南。

尘心依水净,归鬓与山青。

雪后千峰玉刻成,琼瑶寒照寺楼明。遥知禅老开窗坐,指点烟村看晚晴。

清淡晓凝霜,宜乎殿颢商。自知能洁白,谁念独芬芳。岂为琼无艳,还惊雪有香。素英浮玉液,一色混瑶觞。

一雨浃辰外,乍晴如酒醒。临豀照净绿,陟巘到高青。翠霭俯深樾,黄云迷远坰。超然信尘表,风袂龙冷冷。

陟彼崔嵬,岂不怀归。英英白云,跂予望之。

郭西有竹庵,幽闲旷奇绝。壁绿苔晕封,地走松根裂。林鸟领法音,冢鬼飧禅悦。秋池净若空,霜枫赤疑血。晦迹简酬人,义无不了说。

彭郡宗盟,屏山德裔,儒科闻望流传。不贪世禄,雁塔占先登。锦绣文章瑞彩,若披云、快睹青天。称觞日,蓂留四叶,葵菽正宜烹。星枢,方上应,推君甲子,好问绛人年。更遐龄多祝,五福兼全。此去沙堤步稳,调金鼎、衮绣貂蝉。人皆仰,一门相业,清白子孙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