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镇太原以诗申贺

北都留守将天兵,出入香街宿禁扃。
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
孔璋旧檄家家有,叔度新歌处处听。
夷落遥知真汉相,争来屈膝看仪刑。

作品评述

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镇太原以诗申贺

北都留守将天兵,
出入香街宿禁扃。
鼙鼓夜闻惊朔雁,
旌旗晓动拂参星。
孔璋旧檄家家有,
叔度新歌处处听。
夷落遥知真汉相,
争来屈膝看仪刑。

【中文译文】
传令狐相公自天平府调离镇守太原,并以诗歌表达庆贺之情。

【诗意】
这首诗是刘禹锡写给他的朋友令狐相公的一首贺诗。令狐相公从天平府调离镇守太原,刘禹锡借助诗言表达对他的敬佩和祝贺之情。与大多数古诗一样,这首诗也以表达情感和思考现实问题为中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令狐相公从天平府调来镇守太原的场景。北方的天兵守卫着都城,在香街进出时要过宿禁之门。夜晚鼙鼓声传来,刺激到了鸿雁的呼啸声,清晨旌旗迎风拂动,照耀着参星。诗人提到了孔璋的旧檄文在家家有,叔度的新歌处处传颂,可以看出他们对令狐相公的赞美之情。最后两句表达了遥远的夷落之地也能知晓真正的汉相(指令狐相公),人们竞相前来屈膝领受他的庄重仪刑。

整首诗以令狐相公从天平府调来镇守太原作为背景,通过描写守卫生活和对他的赞美,传达出对令狐相公的尊敬和敬佩之情。刘禹锡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朋友的情感,并反思了现实中的权力和统治的问题。

作者介绍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诗词推荐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送人归后酒醒时,睡不稳、衾翻翠缕。应将别泪洒西风,尽化作、断肠夜雨。卸帆浦溆。一种恓惶两处。寻思却是我无情,便不解、寄将梦去。

溪桥乔木下,往岁记经过。居人指神社,不敢寻斧柯。青阴百尺蔽白日,乌鹊取意占作窠。黄泉浸根雨长叶,造物著意固已多。风摧电打扫地尽,竟莫知为何谴诃。独山冷落城东路,不见指名终不磨。

白衣远远到江楼,报道携壶助胜游。醉眼便堪终日富,离肠先破一春愁。梅梢背岭开犹晚,雪片当风舞未休。此景满觞方得意,不须千酿敌封侯。

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玄都永日闲。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

谪宦多因众口谗,犹君战衄困羁衔。鹰拿群雀翻遭网,舟驾长风忽断帆。曾拥貔貅交白刃,肯同儿女泣青衫。有才恐失朝廷意,不日房陵被诏函。

天下最佳处,惟二室三川。一气所融结,何地无云烟。忆游古南安,倦憩大观前。士洲与三岛,渺莽云水连。追随子邵子,飞步山房巅。醉归迷夕霭,笑歌呼渡船。于今诗箧中,秀色余芳鲜。永愿借一壑,抱耒耕石田。不学谷口隐,姓名京师传。邂逅大冯君,为我开愁边。烟霞粲画本,风月

白石薜萝房,青山云水乡。琴传雷氏斫,书是汲丘藏。鹿友同无我,蜂分亦让王。枕中藏雅道,一卧即羲皇。

曾向艰危不爱身。

丛菊虽云薄,秋花独此芳。只愁霜后槁,宁虑雨前荒。蝶冷飞无迹,恐哀咽更长。嗟予自失所,对汝益增伤。

事已垂成虑正长,民风安得反醇庞。交征上下方旁午,何以为谋淑此邦。

谁哀城下酌,不废洛中吟。

白头翁。白头翁。江海为田鱼作粮。相逢只可唤刘四,不受人呼刘四郎。

相公一身兼,爵德齿俱全。剑履登金殿,山川锡土田。龟游莲叶露,蚁泛菊花天。白鹭洲边守,重赓绿竹篇。

上方偏可适,季月况堪过。远近人都至,东西山色多。夕阳留径草,新叶变庭柯。已度清明节,春愁如客何。

样自桐川得,词因隐地成。好渔翁亦喜,新白鸟还惊。沙际拥江沫,渡头横雨声。尚应嫌越相,遗祸不遗名。

北窗何所见,疏竹杂遥岑。凉飙思有无,虚檐动萧森。此兴何由尽,移床入翠阴。

当年二邑弦歌洽,所幸诸生簦蹻随。此日毗陵流美化,风流应似赞皇时。

四时咸一德。五气或同论。犹吹凤凰管。尚对梧桐园。器圜居士厚。位总配神尊。始知今奏乐。还用我云门。

束带接一客,伸纸报一书。未为甚疲劳,已觉不枝梧。惟有袖手坐,俨然如斋居。尚惧精神衰,药石以自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