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皇太后挽歌词五首

阃范留椒闼,神游返玉清。
鱼灯照玄寝,骑吹咽重城。
军迫升仙日,人伤丧妣情。
宫中旧长御,行哭尽吞声。

作品评述

《明德皇太后挽歌词五首》是宋代杨亿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阃范留椒闼,
神游返玉清。
鱼灯照玄寝,
骑吹咽重城。

军迫升仙日,
人伤丧妣情。
宫中旧长御,
行哭尽吞声。

中文译文:
阃范:宫门。留椒闼:留守宫门的宦官。意指宫门闭合,宫中尽丧母妣的悲痛情景。
神游:心灵超脱,出神。返玉清:回到神仙居住的玉清宫中。
鱼灯:明亮的灯笼。照玄寝:照亮玄寝,即皇后的寝宫。
骑吹:骑着马吹奏乐器。咽:含泪。重城:皇宫中庄严的城墙。

军迫升仙日:宫中的军队紧迫地送皇太后升仙的日子。人伤丧妣情:所有人因皇太后逝世而感到伤痛和悲戚。
宫中旧长御:曾经任职于宫中、对皇太后有深厚感情的高级官员。
行哭尽吞声:在宫中举行葬礼时,所有人都尽量压抑自己的哭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写的是宋代明德皇太后去世后的悼词。诗人描绘了宫中的悲痛氛围和庄严的场景,展现了皇太后的尊贵地位和人们对她的深深怀念。

诗的开头描述了宫门紧闭的情景,象征着皇太后的去世给宫中带来的沉重悲伤。接着,诗人表达了皇太后灵魂超脱的境界,回到了神仙居住的玉清宫中。这里通过神游返玉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皇太后灵魂得到升华的祝福和祈愿。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皇太后的葬礼场景。鱼灯照玄寝,展示了皇后寝宫的庄严和光明。骑吹咽重城,描绘了骑马吹奏乐器的官员们含泪吹奏的情景,以及沉重的城墙。

最后两句表达了人们对皇太后的深深怀念和悲伤,尤其是那些曾与皇太后有深厚感情的高级官员们。行哭尽吞声,描绘了在葬礼上,人们为了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压抑自己的哭声。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宫中的场景和人们的情感,表达了对明德皇太后的深切怀念和悼念之情。同时,通过对境界的描绘,展示了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阃范留椒闼,神游返玉清。
在宫门内守候的宦官,让我灵魂超脱回到神仙居住的玉清宫。

鱼灯照玄寝,骑吹咽重城。
明亮的灯笼照亮皇后的寝宫,马上吹奏的乐器声在沉重的城墙间回荡。

军迫升仙日,人伤丧妣情。
军队匆忙地送皇太后升仙,人们伤心地悼念母亲的情感。

宫中旧长御,行哭尽吞声。
曾经在宫中担任高官,对皇太后有深厚感情的人,低声哭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杨亿在宋代创作的一首挽歌,表达了对明德皇太后的追思和哀悼之情。

诗的开头描述了宫门内守候的宦官,让诗人的灵魂超脱回到神仙居住的玉清宫。这里借用神游返玉清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皇太后灵魂升华和得到超凡脱俗的祝福。

接下来的描写中,鱼灯照亮皇后的寝宫,骑吹的乐器声在沉重的城墙间回荡。这些描写展示了皇太后葬礼的庄严场景,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逝去的皇太后的敬意和悲伤之情。

然后诗中提到军队匆忙地送皇太后升仙,人们伤心地悼念母亲的情感。这表达了皇太后离世对国家和人民的重大损失,以及人们心中对她的感激和惋惜之情。

最后两句描述了曾在宫中担任高官、对皇太后有深厚感情的人们,低声哭泣。这一描写表达了人们对皇太后的深深怀念和悲痛之情,同时也展示了在庄严的场合下,人们因为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压抑自己的哭声。

整首诗词通过对宫中场景和人们情感的描绘,表达了对明德皇太后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同时,诗人通过神游返玉清的意象以及庄严的场景,展示了皇太后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和令人难以忘怀的贡献。

作者介绍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诗词推荐

祸基媒孽自燕云,抗议如公有几人。军旅未闻焉用试,豺狼不噬岂宜亲。求鱼缘木谩蠹国,曲突徙薪翻殒身。才大言深古难用,忠良千载恨常新。

昔人豪侈徒为尔,得似章华田舍翁。

雨霰疏疏经泼火。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苦被多情相折挫。病绪厌厌,浑似年时个。绕遍回廊还独坐。月笼云暗重门锁。

兰亭步口水如天,茶市纷纷趁雨前。乌笠游僧云际去,白衣醉叟道傍眠。

昨过知岑寂,重来况雪天。人居难珊里,路在鸟巢边。草市开还闭,茅山断复连。潇江清似镜,悔不问归船。

雨罢新晴怯宿寒,一帘秋色满阑干。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累世避人秦妇子,一时惊客汉衣冠,尘寰元有清吟处,便作三山蓬岛看。

风雨初经社。子规声里春光谢。最是无情,零落尽、蔷薇一架。况我今年,憔悴幽窗下。人尽怪、诗酒消声价。向药炉经卷,忘却莺窗柳榭。万事收心也。粉痕犹在香罗帕。恨月愁花,争信道、如今都罢。空忆前身,便面章台马。因自来、禁得心肠怕。纵遇歌逢酒,但说京都旧话。

园林花未发,岂是为游春。深愧青宫客,先寻白屋人。儿童惊茜绶,仆隶笑纱巾。踏雪携诗谢,朱门必许亲。

白雪堆穠李,红蓝染靓桃。晨妆须蚕看,莫待日华高。

穀雨樱桃落,薰风柳带斜。舜弦新曲在,休唱后庭花。

黄鸟无声叶满枝,闲吟想到洛城时。惜逢金谷三春尽,恨拜铜楼一月迟。诗境忽来还自得,醉乡潜去与谁期。东都添个狂宾客,先报壶觞风月知。

高河瑟瑟转金盘,喷露吹光逆凭栏。四海鱼龙精魄冷,五山鸾鹤骨毛寒。今宵尽向圆时望,后夜谁当缺处看。何事清光与蟾兔,却教才小少留难。

知君夜听风萧索,晓望林亭雪半糊。撼落不教封柳眼,扫来偏尽附梅株。敲扶密竹枝犹亚,煦暖寒禽气渐苏。坐觉湖声迷远浪,回惊云路在长途。钱塘湖上蘋先合,梳洗楼前粉暗铺。石立玉童披鹤氅,台施瑶席换龙须。满空飞舞应为瑞,寡和高歌只自娱。莫遣拥帘伤思妇,且将盈尺慰农夫。

路岐引人不作长,野梅官柳野风光。看山看水入诗眼,岁月不觉须眉苍。请从丈人开肺肠,身非石人忘故乡。五年江湖枕书睡,梦随南云落翁堂。亦知行坐歌白头,池南隐几浴凫双。鳏孤肯复有羁旅,石塘破寺魂悲凉。行锥不补万事裂,存者积压天一方。善和里第知几易,辽东城郭空相望。

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西风恶。数声新雁,数声残角。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黄花约。几重庭院,几重帘幕。

钓月亭边三两家,月明无处认芦花。忽闻鹎鵊相惊起,知有溪禽在浅沙。

溪急水摇石,野僧蹑石度。寒流漾笠影,历险无窘步。仆夫后岭来,木末迹樵路。苍茫盼精蓝,惨澹没烟雾。忆昔山中行,顾瞻歌陟岵。今犹梦见之,觉乃忘其故。画师从何知,展玩失毫素。怅然渺予怀,江乡碧云暮。

燕许文章笔,片言轻万金。先人十诗序,孝子一生心。入手方为宝,三年等到今。九泉应有望,取璧照山林。

鸣蛙千鼓吹,修竹万琅玕。日下欲归去,豀光生晚寒。

又见王正改旧年,此生此去几新元。自无宾客来看岁,不遣儿童苦闭门。雨带痴寒禁草色,雪吹残片上须根。小孙未省人间事,尚拟今宵守岁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