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七十行戍稿》)

七十余生已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
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
迁谪本非明主意,网罗巧中细人谋。
故园先陇痴儿女,泉下伤心也泪流。

作品评述

《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七十行戍稿》)》是明代杨慎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七十余生已白头,
明明律例许归休。
归休已作巴江叟,
重到翻为滇海囚。
迁谪本非明主意,
网罗巧中细人谋。
故园先陇痴儿女,
泉下伤心也泪流。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杨慎对自己七十多年漫长人生的感慨和思考。诗中描绘了作者的经历,他本该按照明朝的律例享受晚年的安宁,然而却被贬谪到巴江,后又重遭流放到滇海。这种迁谪并不是明君的本意,而是权谋之人的算计。作者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家人的牵挂也在诗中表露无遗,即使在泉下,他的伤心之情也难以抑制。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深刻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思考。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杨慎揭示了明朝时期官场的残酷和政治斗争的无情。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将原本应该安享晚年的归休之地与贬谪之地进行对比,突显了作者命运的起伏和曲折。诗中的"巴江叟"和"滇海囚"象征着作者被迫离开故乡的痛苦和不幸。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故园和家人的眷恋和思念之情,以及他为自己遭遇的不幸而感到悲伤的心情。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真实地揭示了作者的人生遭遇和内心感受,展现了明代官场的黑暗和无奈。它让读者对人生的变幻和命运的无常有所思考,同时也引发对社会和政治的思考。

诗词推荐

谁念新州人老。几度斜阳芳草。眼雨欲晴时,梅雨故来相恼。休恼。休恼。今岁蕊枝能好。

红锦芙蓉碧牡丹,今番灯火减前番。雪泥没滕霜风紧,也有游人看上元。

往岁南闽路,曾知幕府崇。已先多士列,不与众人同。红透荔枝日,香传茉莉风。还应飞诏急,催向道山中。

椰子微躯有百穷,平生风际转枯蓬。岂知蝉腹龟肠後,更寄蜂房螘穴中。学俭久判羹不糁,惮烦惟欲寐无聪。积书充栋元无用,聊复吟哦答候虫。

郡楼高望见江头,油壁行春事已休。落尽棠梨寒食雨,只应啼鸟不知愁。

竟日语还默,中宵栖复惊。身囚缘彩翠,心苦为分明。暮起归巢思,春多忆侣声。谁能拆笼破,从放快飞鸣。

忽传群盗下淮濒,又逐黄州韩使君。却望长安在天上,愁看天际有孤云。

岳阳城下系扁舟,与客同登百尺楼。寻遍诗牌追旧句,恍驾岁律叹重游。波涵君艑两山翠,天落巴荆一镜秋。北望边烽犹未熄,敢忘后乐与先忧。

颠风恶浪雨喧豗,往事愁中一笑咍。江上有人来吃酒,故庆虎子是琼杯。

湖上织罗收,天边夕蟾映。皎洁银界宽,虚明佛心定。可爱不可持,乾坤共孤影。

蟠桃一绽岁三千,仙传荒唐未必然。何似此花留巧石,有开无落更长年。

石门南畔直鹰窝,葆塞纷称毳幕多。一柱天擎看白塔,两庭山界拥红螺。平芜尘向巢车上,小队风随探骑过。辛苦行边王少傅,暮年抚市辽向河。

蔼蔼桑柘岸,喧喧鸡犬村。晚云连雨黑,秋水带沙浑。稍听邻船语,初分异土言。虽嗟远朋友,日喜近田园。

尧历庆良月,嶰管换新冬。玉成西爽,五云拂晓画楼东。人指谢家庭砌,眼底猗兰奕叶,特地茁新丛。不是善根种,争得占春风。步鹏程,名虎榜,早收功。建安衣钵,定知他日属奇童。且说而今胜事,珠履三千称贺,相对醉颜红。拜贺无他语,相庆黑头公。

共依清境宿,话道复论文。潭月秋深见,山钟夜后闻。虫声深古砌,萤影没残云。会约长栖此,炉香树下梵。

冻水洗我若之何。太上糜散我若之何。

史事十羊九牧,古音百鸟孤凰。前召南塘视草,后起秀岩提网。

原野无闲土,乡闾有老人。疾平行已健,秋晚醉差频。啄黍黄鸡嫩,迎霜紫蟹新。百年元任运,一笑却关身。

真空不空,寥寥无影树头月。真色非色,隐隐不萌枝上花。威音路外芬芳,凤无依倚。空劫已前照耀,鹤不停机。更须一色功圆,便得同中有异。同中异,直下承当休拟议。夜来明月照芦花,鹤鹭并头踏雪睡。

云壑泉泓,小者如杯,大者如罂。更石筵平莹,宽容数客,淙流回激,环绕飞觥。三涧交流,两崖悬瀑,捣雪飞霜落翠屏。经行处,有丹荑碧草,古木苍藤。徘徊却倚山楹。笑山水娱人若有情。见傍回侧转,峰峦叠叠,欲穷还有,岩谷层层。仰视云间,茅茨鸡犬。疑是仙家来避秦。青林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