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向溪堂,临风看舞梁州,依旧照人秋水。

出自宋代晁补之的《斗百花(汶妓阎丽)》

出自宋晁补之的《斗百花(汶妓阎丽)》

拼音和注音

zhòng xiàng xī táng , lín fēng kàn wǔ liáng zhōu , yī jiù zhào rén qiū shuǐ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秋水:(名)①秋天江湖里的水。②比喻女子的眼睛:望穿~。

依旧:(动)照旧,像过去一样:山河~。②(副)仍然,还是如此。[近]依然|仍然。

梁州:古九州之一。唐教坊曲名。后改编为小令。

临风:迎风;当风。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原诗

小小盈盈珠翠。忆得眉长眼细。曾共映花低语,已解伤春情意。重向溪堂,临风看舞梁州,依旧照人秋水。转更添姿媚。
与问阶上,簸钱时节,记微笑,但把纤腰,向人娇倚。不见还休,谁教见了厌厌,还是向来情味。

诗词推荐

寂寂花宫独掩关,飙轮去只在前山。香清落日闻金磬,知是真人跨鹤还。

八珍风味清,藜肠岂曾识。堪嗤尝脔人,欲与鱼兼得。

海滨有渴汉,丰岁有饥人。人道岂不迩,天道孰为亲!

民彝万古在乾坤,人道宁同鹿作奔。纵使披毛兼辟谷,何能一日立人间。

纱窗晓。杜宇数声声悄。真个不如归去好。天涯人已老。_枕欲眠还觉。犹有青灯残照。谩道惜花春起早。家山千里杳。

草香花暖醉春风,郎去西湖妾向东。斜倚石栏频怅望,月明孤影笑飞鸿。

千门共惜放春回,半锁楼台半复开。公子不能留落日,南山遮莫倚高台。残红似怨皇州雨,细绿犹藏画蜡灰。毕竟思量何足叹,明年时节又还来。

钵里饭,桶里水,多口阿师难下嘴。北斗南星位不殊,白浪滔天平地起。拟不拟,止不止,箇箇无裩长者子。

绮霞散。空碧留晴向晚。东风里,天气困人,时节秋千闭深院。帘旌翠波飐。窗影残红一线。春光巧,花脸柳腰,勾引芳菲闹莺燕。闲愁费消遣。想娥绿轻晕,鸾鉴新怨。单衣欲试寒犹浅。羞衾凤空展,塞鸿难托,谁问潜宽旧带眼。念人似天远。迷恋。画堂宴。看最乐王孙,浓艳争劝。兰膏

小舟冲雨清溪上,雨密溪深宿雾昏。游子到家无旧物,故人留客叹空尊。荒畦蔓草缠蒿草,落日青猿叫白猿。语罢不须还秉烛,耳闻目见总销魂。

夜宿姜峰寺,晓投刘店村。秋光随杖屦,逸兴满郊原。短句时时得,何人细细论。凤凰山下约,回首欲飞翻。

挂缨守贫贱,积雪卧郊园。叔父亲降趾,壶觞携到门。高斋乐宴罢,清夜道心存。即此同疏氏,可以一忘言。

陶公种五柳,华氏戏五禽。达性与养生,共得古人心。佳果能御暑,致之意何深。河朔存故事,助饮莫惮斟。

长堤一知一百里,榆荚杨花照眼明。十载疫荒真作梦,却凭乌几听莺鸣。

忧国诚如此,忧民事可知。政苛纷蠹螫,官墨厌膏脂。谁谓长城在,不扶元气衰。天颜还咫尺,时听远猷驰。

精神此老健于虎,红颊白须双眼青。未可瓢泉便归去,要将九鼎重朝廷。

君子堂西屋数间,但能容膝敢求安。悄无人迹如深井,惯听秋声是冷官。系马阶前慵夜秣,种蔬墙下助朝餐。攜来书卷犹堪读,好共青灯了岁寒。

冬尽风霜只薄寒,人将雨雪卜新年。痴儿不问丰凶事,但快茆帘炙背眠。

铜官山下梵坊欹,谁为昭明太子悲。鹤去不归松下柱,龟埋空负草间碑。谁言象教无销歇,自剖鸿蒙有乱离。独倚倾墙望淮水,残僧绝影立移时。

窗下陈编懒更窥,还丹难染镜中丝。后生可畏前贤远,妄校皆封老将奇。辟谷差贤东郭乞,归耕莫待北山移。凤凰池听渠侬夺,不夺溪边放鸭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