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隆以来祀享太庙十六首

已象文治,乃观武成。
进退可度,威备克明。

作品评述

《建隆以来祀享太庙十六首》是一首隋代的诗词,作者不详。这首诗词描述了建隆以来祭祀太庙的场景,表达了对隋文治武功的赞美和对帝国威严的崇敬。

译文:
自建隆年以来,太庙的祭祀之典十分庄重。
文治已经达到了极致,而武功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进退之间考虑得恰如其分,体现了威严备至的明君之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祭祀太庙的场景,表达了对隋朝文治武功的赞美和对皇帝威严的崇敬之情。诗中提到的"文治"指的是隋朝在文化教育和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武成"则指的是隋朝在军事方面的胜利。诗人通过对进退之间的考虑的赞美,表达了帝国治理的得当和君主的明智决策。同时,诗人还强调了帝国的威严备至,对皇帝的威仪表示了崇敬之情。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隋朝的治理成就和皇帝的威严形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安定繁荣和统治者的智慧。通过赞美文治武功和威备克明,诗人表达了对隋朝帝国的自豪和对皇帝的崇敬之情。整首诗词以其简练而威严的表达方式,体现了隋代文人的才情和对帝国的归属感。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九折湾中万斛舟,怪公随处得心休。未应菊径关心急,聊为鱼槎尽意留。陆子旧踪余马顶,羊公遗碣见龟头。遥知太白无多事,醉里诗成不待搜。

芳思切。旧事不堪重说。浓露凝香花喷血。花心双蛱蝶。燕语莺啼都歇。又过清明时节。记得离歌三两阕。未歌先哽咽。

湖上无书问老逋,冰霜岩壑迥清孤。二更月出天全白,转首春风是画图。

寒食江天气最清,庾公晨望动高情。因逢内火千家静,便睹行春万木荣。深浅山容飞雨细,萦纡水态拂云轻。腰章本郡谁相似,数日临人政已成。

手段惭非五凤楼。题诗把菊负清秋。黄柑旋拆金苞嫩,白酒新笋玉液稠。身外事,付悠悠。牛山何必涕空流。不如且进杯中物,一酌能消万古

拾翠亭前水满,郎官湖上春回。仪龙新碾试琼杯。更觉春江有味。拄杖行穿翠筱,吹花醉绕江梅。故园心事老相催。此意陶潜能会。

囊空如客路,屋窄似僧寮。得饭多菰米,烹蔬半药苗。草生初失径,笋放欲干霄。不道弓旌误,虞人自畏招。

雨洗春山空翠新,登楼不见送鸿人。薜萝清夜月依旧,无复新诗泣鬼神。

物害须当去,无为煦煦仁。可怜永某氏,爱鼠却伤人。

兼中到,斗柄横斜天未晓。鹤梦初醒露气寒,旧巢飞出云松倒。

夜雨岂不好,久竹与芭蕉。可想春意足,不闻声萧萧。清梦江之南,云霓正逍遥。旧游二三子,为我吹笙箫。觉来耳余清,明日是何朝。

公山阳货本同谋,夫子如何较去留。须信人心有真伪,故将直笔记春秋。

上元天仗款琳房,灵圃遥传玉殿香。要识年年桃李色,不关春力是恩光。

盘江上几层,峭壁半垂藤。殿锁南朝像,龛禅外国僧。海涛摏砌槛,山雨洒窗灯。日暮疏钟起,声声彻广陵。

青楼昨夜东风转,锦帐凝寒觉春浅。垂杨摇丝莺乱啼,袅袅烟光不堪翦。博山吹云龙脑香,铜壶滴愁更漏长。玉颊啼红梦初醒,羞见青鸾镜中影。侬家少年爱游逸,万里轮蹄去无迹。朱颜未衰消息稀,肠断天涯草空碧。

太行天下脊,黄河出昆仑。山川形胜地,历世多名臣。哀哉六十年,左衽沦胡尘。抱负虽奇伟,没齿不得伸。老夫实好义,北望常酸辛。何当拥黄旗,径涉白马津?穷追殄犬羊,旁招出凤麟。努力待传檄,勿谓吴无人!

南流底处所,绛帐居尊严。

堂堂尸谏大名垂,死所微怜逐厥私。当日死忠仍死孝,请看万恨写庸医。

万雷豗击一江声,本是风从水上行。断港不妨寻住计,修涂未信阻归程。间中已会失天静,忙里依然心地平。险阻怪岩行半百,扁舟肯学夜多惊。

镇日莺愁燕懒,遍地落红谁管?睡起爇沉香,小饮碧螺春盌。帘卷,帘卷,一任柳丝风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