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杂咏七首

欲穿九曲通淮子,只费春夫数日工。
但见荷花三十里,何须更有大雷宫。

作品评述

《扬州杂咏七首》是一首宋代晁补之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欲穿九曲通淮子,
只费春夫数日工。
但见荷花三十里,
何须更有大雷宫。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扬州景色为主题,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淮河的壮丽景色和荷花的美丽。诗人认为,即使要通航九曲淮河,也只需要春天的工夫就能完成,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只需欣赏沿途的荷花景色,根本不需要额外的壮丽建筑。

赏析:
1.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扬州的美景,展现了宋代文人咏史的风采。诗人通过几句简单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扬州的美景之中。

2. 第一句“欲穿九曲通淮子”,表达了通航淮河的愿望。九曲指的是淮河蜿蜒曲折的河道,诗人认为通航淮河只需要春天的几天工夫即可实现,显示了人们对于交通的便利的向往。

3. 第二句“只费春夫数日工”,春夫指的是春天的工夫,意味着只需要春天的时间,即几天的工夫,就能完成通航淮河的工程。这种表达方式简练而有力,体现了宋代文人咏史的特点。

4. 第三句“但见荷花三十里”,描绘了沿途盛开的荷花景色。荷花是扬州的特色之一,三十里则是形容荷花盛开的范围之广。这一景色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扬州河道两岸的美丽景色。

5. 最后一句“何须更有大雷宫”,表达了诗人对于壮丽建筑的无所需求。诗人认为,在欣赏到如此美景的同时,不需要更多的宏伟建筑,因为自然景观已经足够令人陶醉。这种观点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推崇和对于自然之美的追求。

综上所述,《扬州杂咏七首》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扬州的美景,展现了宋代文人咏史的风采。诗人通过描绘淮河的壮丽景色和荷花的美丽,表达了对于自然景观的推崇和对于自然之美的追求。

作者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泉上观音驾海潮,白芙蕖里碧云飘。便当踏月随天步,环佩无风自动摇。

风吹杨菜鼓山下,不得钱郎戈不罢。

买陂塘旋栽杨柳,闲人忙过曹务。山翁溪友来相贺,昨夜应时甘雨。舟泛渚。有茶灶相从,同过东西屿。鸥边自语。是午梦初回,余酲未解,七碗得真趣。神仙事,云海茫茫何许。何人岩下逢吕。诗家却有还丹诀,万景点成奇句。公自醑。且山水徜徉,莫考飞升谱。悠悠万古。看一片烟霞,

苕溪之源流洞天,中有福地寿可延。山盘九锁到空谷,石间隐蹟知其仙。悬崖险阻不易到,来者悚观须有缘。道边兽石卧狮虎,庭下镜沼流潺湲。东游大涤阻天柱,西至石室飞寒泉。云房石磴络苔藓,疑是霞玉留花钿。嵌空上下不可数,晓猿夜鹤惊人眠。西林诗伯□仙裔,落笔妙句今青钱。

一凶乃一吉,一是复一非。孰能逃斯理,亮在识其微。三黜故无愠,高贤当庶几。但以亲交恋,音容邈难希。况昔别离久,俱忻藩守归。朝宴方陪厕,山川又乖违。吴门冒海雾,峡路凌连矶。同会在京国,相望涕沾衣。明时重英才,当复列彤闱。白玉虽尘垢,拂拭还光辉。

朱唇不注晓妆薄,玉类频啼夜雨翻。

欲游庐山恨不遍,游子先须两脚健。山中浪走不知方,逢人问路空徬徨。人言五老山水窟,半是神仙半是佛。独行直待西风高,未可议我无仙骨。

残灯熠熠露萤明,落叶萧萧寒雨声。堪笑衰翁睡眠少,小诗常向此时成。

谏诤严凝地,论思咫尺天。直弦宜问俗,曲突却临边。儒道终期用,皇威可得宣。视仪虽两地,难到玉阶前。

红紫共纷纷,祗承老使君。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水色窗窗见,花香院院闻。恋他官舍住,双鬓白如云。

老人心事日摧颓,宿火通红手自焙。小甑短瓶良具足,稚儿娇女共燔煨。寄君东阁闲烝栗,知我空堂坐画灰。约束家僮好收拾,故山梨枣待翁来。

宝殿依山嶮,临虚势若吞。画檐齐木末,香砌压云根。远景窗中岫,孤烟竹里村。凭高聊一望,乡思隔吴门。

垂垂杨柳暗溪头,不问东西却自由。几度醉眠牛背上,数声横笛一轮秋。

云开日照戟衣寒,净扫平沙路已乾。吏散庭除少公事,畦挑芽甲足春盘。要听林上鸣鸠变,试步塘阴绿水宽。谁咏陈根有微绿,乌蟾易失似跳丸。

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aa17万车炭。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投泥

种薰不生莸,种莸不生薰。人力异培植,草木各有根。或不然此说,宜以变化论。蛟鱼无头角,作龙行寸雨云。曲蘖酿成酒,醒者皆醺醺。不见昔诸子,抠衣孔圣门。仲由气暴虎,不使行三军。欲俾赐也讷,故曰天何言。不见孺悲子,取瑟使之闻。色黄而在裳,深取六五坤。志学及从心,非

他日山行不换船,浪花如雪北风颠。而今已苦山行热,却辩

傍溪多立石,迳转特勾衣。云兼晚色至,叶带秋声飞。孤鹭忽惊去,片云明残晖。

人生何事踏尘埃,闲处胸襟足自开。不作终南养高价,小山幽桂好归来。

气升气止。引得丹元童子喜。耳里闻风。知是泥丸一窍通。危楼宴酒。不觉黄芽生蕊寿。芽长如何。只觉金花罩体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