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怀

野僧如野鹿,畏下白云层。
迟暮知身幻,疎慵奈世憎。
烟埋秋径竹,风闪夜堂灯。
万事何须问,幽怀自可凭。

作品评述

《幽怀》是宋代释文珦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野僧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繁华的疏离和对幽静自然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
野僧如野鹿,畏下白云层。
迟暮知身幻,疎慵奈世憎。
烟埋秋径竹,风闪夜堂灯。
万事何须问,幽怀自可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野僧的描绘,展示了他对尘世的疏离和对自然环境的追求。诗中的"野僧如野鹿"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他独立自由、追逐自然的状态。"畏下白云层"表达了他对高处的白云的敬畏之情,也暗示了他追求超然境界的心灵状态。

"迟暮知身幻,疎慵奈世憎"这两句表达了野僧对岁月流转的洞察力和对尘世琐事的厌倦。他逐渐认识到人生的短暂和幻化,对世俗的纷扰感到疏离和无奈。

"烟埋秋径竹,风闪夜堂灯"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野僧对幽静自然环境的向往。他渴望在烟雾弥漫的秋径中,与竹子相伴,感受风吹拂下夜堂灯火闪烁的宁静。

"万事何须问,幽怀自可凭"这两句诗表达了野僧的心境。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无需过多追求物质和名利,只需依凭自己内心的幽怀,即可获得真正的安宁和满足。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心灵状态的表达为主线,通过对野僧的塑造,传递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疏离和对自然幽静的向往。诗意深远,表达出了一种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哲理思考,引发读者对人生和社会的反思。

作者介绍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诗词推荐

寒日移阴短,清溪放溜迟。归田真晚矣,泛宅欲何之。鸿送天边目,山横雪后眉。诗中无限兴,一一报公知。

德望居朝大吕轻,眷思难怫丐归情。履声暂去端门晓,刀梦新占虎节荣。有道致君三任喜,无心贪龙一麾行。天衷只恐思耆旧,不待黄堂报政成。

节物感羁旅,连空生塞阴。乱鸿寒渚远,群雀晚丛深。霜重泾滩出,烟高陇树沉。岁华徒自老,幽愤满登临。

歪答灵贶,茂事方丘。豆登在列,鼎俎斯俦。牲牲告具,寅畏弥周。柔祗昭昭,飚至云流。

昼短宵未明,何朝妾觌君。泪滴九霄雨,愁凝千古云。凤藏丹霄晚,鸿遵沙碛远。楼迥眼波穷,轴折离魂断。安得葛陂龙,肉骨丹九转。

年来夺锦马群空,而况君家有八龙。传与乡人经济策,问焉何惜少舂容。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剡山千万峰,维此善其独。山中有幽人,遁世心自足。永言养灵苗,勿混凡草木。

烟满上林春未归,三三两两雪花飞。柳条别得东皇意,映堤拂水已依依。

崖竹出石壁,根瘦悬青蛇。磔髯露老节,斫骨点寒花。少年莫翦去,骑杀白鼻騧。

罗绮行歌夜,杯盘坐笑春。舞衫催急管,步障拥佳人。灯火珠星粲,楼台璧月新。传柑良可乐,黼座玉音亲。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遭遇时变,以获爵位。终非其任,卒与祸会。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然窃恨足下不深推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过;默而息乎,恐违孔氏各言尔志之义。故敢略陈其愚,惟君子察焉

青袍朝士走红尘,公独纫兰结佩绅。不事王侯嫌炙手,岂除御史更呈身。寒花秋后看名节,乔木霜中见本真。吾道天宽连地大,羊沟那得系麒麟。

茅檐聊徙倚,落日见樵苏。过雁飞何急,寒山远欲无。剧谈容谩叟,逸兴慕潜夫。寸禄甘华发,人生底事愚。

贝阙岧嶢不可攀,遥分绛节下人间。起元立道几千岁,择胜栖神第一山。膏雨应时丰绿野,真风与世养朱颜。山前老叟非仙骨,怅望丹崖藓篆斑。

罗幕泥金窣地垂,夜香烧尽二更时。不知帘外溶溶月,上到梅花第几枝。

二月已强半,寻春登石楼。山光侵雨变,草色到云休。归鸟沈岩际,行人过树头。剥苔看石碣,因火认渔舟。渐夜滩声恶,凭虚屋势浮。乘閒聊自适,觞咏属吾流。

篮舆咿轧不辞贫,鸟帽离披当幅巾。一剂冲和疗寒疾,乡间不复见斯人。

嵩山归路绕天坛,雪影松声满谷寒。君见九龙潭上月,莫辞清夜访袁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