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李颀的《送东阳王太守(末缺)》
拼音和注音
yě hè měi gū lì , lín wú cháng zhòu bē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孤立:(形)同其他事物不相联系:~的小岛。②(形)不能得到同情和援助:~无援|陷于~。③(动)使孤立:~自己。
野鹤:鹤居林野,性孤高,常喻隐士。比喻人品出众。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原诗
江皋杜蘅绿,芳草日迟迟。桧楫今何去,星郎出守时。彤襜问风俗,明主寄惸嫠。令下不徒尔,人和当在兹。
昔年经此地,微月有佳期。洞口桂花白,岩前春草滋。
素沙静津濑,青壁带川坻。野鹤每孤立,林鼯常昼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