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释印肃的《偈颂三十首(其二十九)》
拼音和注音
là yuè sān shí yè , dú lóu zì xiāng mà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十:1.数词。十的三倍。2.指三十岁3.指三十年。
自相:相互。《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虚构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两承差自相商议了一回道:‘除非如此如此。’”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诸峯自相掩蔽,不能一目尽也。”亲自察看。《三国志·吴志·薛综传》:“自臣昔客始至之时,珠崖除州县嫁聚,皆须八月引户,人民集会之时,男女自相可适,乃为夫妻,父母不能止。”佛教语。指事物各自外现的形象特征。与“共相”相对。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见》:“﹝物﹞无毕同,故有自相;无毕异,故有共相。”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见》:“浮屠之言曰:从一青计之,以是青为自相,以凡青为共相,青同也。以凡青为自相,以赤、白、黄、紫为共相,显色同也。以显色为自相,以声、香、味、触为共相,色聚同也。”参见“共相”。
腊月:农历十二月。古代在这个月举行腊祭。秦时以十二月为腊月,后世沿袭。
髑髅:1.死人的头盖骨。2.通常用作危险警告;骷髅。
相骂:对骂;争吵。
释印肃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原诗
腊月三十夜,髑髅自相骂。
阎老索饭钱,汝等怕不怕。
龟毛敲兔角,五彩虚空画。
正当恁么时,摩尼谁著价。
大年初一日,道闲却成急。
自拜梦中人,妄想从谁立。
唯我知不知,今古希相识。
张三李四歌,草木空祇揖。
日月转眼睛,历劫不曾停。
三贤与十圣,枉费苦精神。
常思达磨老,九年守少林。
如今意不尽,瓦砾即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