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张翥的《送道士张一无还安仁省亲》
拼音和注音
nán chǔ dōng wú yī cǎo tíng , dào rén yuán bù tàn piāo l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东吴: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在三国东部,故也称东吴
道人:(名)①对道教徒的尊称。②称佛寺中打杂的人。
飘零:(动)①(花叶等)凋谢坠落;飘落:黄叶~。[近]飘落。②比喻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漂泊:~异乡。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原诗
南楚东吴一草亭,道人元不叹飘零。
幻身在世真如露,客鬓经年渐欲星。
招隐山中猿鹤怨,话禅石上鬼神听。
殷勤此别须回首,不忘君家桂树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