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道原寄张师民

仁义大捷径,诗书一旅亭。
相夸绶若若,犹诵麦青青。
腐鼠何劳吓,高鸿本自冥。
颠狂不用唤,酒尽渐须醒。

作品评述

《和刘道原寄张师民》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仁义的重要性以及人生的境遇和人生态度。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仁义大捷径,
诗书一旅亭。
相夸绶若若,
犹诵麦青青。
腐鼠何劳吓,
高鸿本自冥。
颠狂不用唤,
酒尽渐须醒。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仁义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在追求仁义的道路上所面临的境遇和态度。作者通过描绘不同的情景和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仁义的理解和对于人生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炼的语言,点出了仁义的重要性。第一句“仁义大捷径”表达了仁义是通向成功和幸福的重要途径,是人们应当追求的道德准则。接着,作者用“诗书一旅亭”来形容仁义的价值,将其与诗书文化相联系,强调了仁义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两句“相夸绶若若,犹诵麦青青”描绘了人们对于仁义的赞美和歌颂,表达了对具备仁义品质的人的称赞之情。这里的“绶若若”和“麦青青”都是形容词性的偏正短语,形象地表达了仁义的美好和清新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腐鼠何劳吓,高鸿本自冥”用寓言的手法表达了人们对于道德败坏者的不屑和鄙视,以及对于仁义高尚者的敬仰。通过对比腐鼠和高鸿,作者表达了仁义和道德的区别,暗示人们应当追求高尚的品德和道德准则。

最后两句“颠狂不用唤,酒尽渐须醒”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作者认为,真正的颠狂和糊涂是不需要别人提醒的,而是应当自觉地去醒悟。这里的“颠狂”和“酒尽”都是借景抒怀的手法,通过对于人生状况的描绘,寄托了作者对于理性和清醒的追求。

综合来看,这首诗词既表达了仁义的重要性,又通过对于人生境遇和人生态度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道德准则的追求。它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道德思考和人生哲理,展示了苏轼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异物不易遇,其出由地灵。伊耆阐坤珍,三秀既挺生。赋形虽恨小,殊喜见未曾。朱明复荐祥,仟种茂丛茎。涉者既敷腴,大者尤轮囷。周遭径盈尺,菌蠢叠成层。团团盘赤玉,艳艳杯紫金。霏烟气葱郁,映日光晶荧。神芝产冢阜,岁久迹已陈。不图余七袠,一再见斯今。有开必有先,休符

皮皴肉紧发苍然,伏雪眠风傲岁年。不见南阳龙卧者,本心元自直通天。

百年光景霎时间。镜中看。鬓成斑。历遍人间,万事不如闲。断送余生消底物,兰可佩,菊堪餐。功名场上税征鞍。退时难。处时安。生怕红尘,一点污儒冠。便笔*凭归来嗟已晚,那更待,买青山。

一从轻弃五边州,所恃藩篱仅武休。又谓武休无足恃,并捐洋汉守金牛。

何由通九曲,始自凿三门。夏禹功如小,东溟位岂尊。鼋鼍当日窟,鸡犬此时村。涡恐和山漩,涛疑若石奔。势愁舂地轴,声想震开阍。寺庙中流耸,烟云两岸屯。楼台疑蜃吐,舟檝畏鲸吞。游客虽惊险,居僧不厌喧。如潮无振鹭,似峡欠啼猿。孤店经商少,雄司漕运繁。人家无钓具,鸟道

雁影横天报早霜,松声沿路奏清商。旧时记得诗家说,落日下山人影长。

有松堪系马,遇钵更投针。记得汤师句,高禅助朗吟。 ——段成式乘晴入精舍,语默想东林。尽是忘机侣,谁惊息影禽。 ——张希复一雨微尘尽,支郎许数过。方同嗅薝卜,不用算多罗。 ——郑符

箯舆轧轧过清溪,溪上梅花压水低。月影渐收天半晓,两山相对竹鸡啼。

刘令兴多常步履,柴桑事少但援琴。 ——皎然闲招法侣从山寺,每掇幽芳傍竹林。 ——皎然卷帘只爱荆峰色,入座偏宜郢客吟。 ——崔逵谁许近来轻印绶,因君昨日悟禅心。 ——崔逵

诈腐为阉几十春,朝欢暮狎宠无伦。休分长信并文信,假父如今又象真。

将军报书切,高卧起螭蟠。悲欢离合常事,知己古为难。忆昔草庐人去,郁郁风云英气,千载到君还。歌吹展江底,长铗不须弹。路漫漫,天渺渺,与翩翩。西风鸿鹄,一举横绝碧云端。自笑鹡鸰孤影,落日野烟原上,沙晚不胜寒。后夜一相意,明月满江干。

酒楼柳絮白纷如,带雨随风密又疏。万景天全群动息,玉堂人老卧茅庐。

君莫赋幽愤,一语试相开。长安车马道上,平地起崔嵬。我愧渊明久矣,独借此翁湔洗,素壁写归来。斜日透虚隙,一线万飞埃。断吾生,左持蟹,右持杯。买山自种云树,山下劚烟莱。百炼都成绕指,万事直须称好,人世几舆台。刘郎更堪笑,刚赋看花回。

富贵不须论,公应自有。且把新词祝公寿。当年仙桂,父子同攀希有。人言金殿上,他年又。冠冕在前,周公拜手。同日催班鲁公后。此时人羡,绿鬓朱颜依旧。亲朋来贺喜,休辞酒。

松杉夹路自清阴,溪水有源谁复寻。忽见画图开四壁,悠然端亦慰予心。

穷秋破屋檐头雨,残肛征夫陌上霜。公子间居无一事,可能尤乐两相忘。

乱峰四百三十二,欲问征君何处寻。红翠数声瑶室响,真檀一炷石楼深。山都遣负沽来酒,樵客容看化后金。从此谒师知不远,求官先有葛洪心。

尚记联车入界头,帘安门外麦三秋。江山气度依前伟,简册功夫匪昔侔。

吾家在何许,水泉修竹林。鸥鹤失闲伴,跂予有遐心。窗前小梅花,耐霜笑吟吟。小待新酒熟,冷蕊劝清斟。

白头渔父白头妻,网得鱼多夜不归。生怕渡官搜着税,巴东转柁向巴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