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庵初成二首

老子平生百不足,庵成那管食无肉。
终朝闭户只读书,四面开宅都见竹。

作品评述

《乐庵初成二首》是宋代李衡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老子清贫的生活态度和对读书修身的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老子平生百不足,
庵成那管食无肉。
终朝闭户只读书,
四面开宅都见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表达了老子一生贫穷的境况,百分之百都不够。第二句描述了李衡建成的庵堂,却没有肉食维生。接下来的两句表明李衡整天关在家中埋头读书,周围的房屋都被竹子所包围。诗中展示了李衡崇尚清贫的生活态度和对读书修身的追求。

诗中的“老子”指的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表明了李衡将自己的人生态度与老子的思想相联系。诗句简练,意境清新,通过描绘李衡庵堂的环境和自己的生活状态,直观地展现了李衡对清贫生活和读书修身的追求。同时,通过“庵”和“竹”的描绘,展示了李衡追求的寂静和清净之境。整首诗简练而质朴,充满了静谧和高尚的气息。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简约而含蓄的方式传达了作者对清贫生活和读书修身的追求,表达了一种清静、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推荐

竹里有清馆,寺中多藕花。日光穿岸脚,水影射檐牙。柱穴蜂归响,炉檀火过窊。已知民讼息,漉酒费巾纱。

稽古堂前雨半天,蒙蒙山色思依然。几多心事催霜鬓,零落梅花又一年。

北风吹雨暗江郊,十月僧庐旋补茆。病马敢希三品料,惊禽聊借一枝巢。少时诸老争求识,晚岁殊方罕定交。闭户不妨新得趣,丹经盈箧手亲抄。

谁主谁为客。叹人生、别离容易,会逢难得。省户高门十年梦,瞥忽浑如昨夕。风不定、乱云飞急。本自无心图富贵,也元知、富贵无缘逼。且还我,兔园策。谁知一曲柯亭笛。向天涯、依然解后,长安本色。怪我阿_今老眼,已是看朱成碧、但犹记、黄裳曾识。多谢殷勤无以报,愿阿_、

午夜红云满太清,晓来王母下瑶京。日從万岁山头出,人在九重天上行。

人间那有万株松,莫道名山都未逢。自拄枯藜行不倦,更听斋后几声钟。

鸟道纡回入,千岩绿树低。转留空翠处,少憩石桥西。别涧潺湲泻,丛林桑扈啼。坐看凫与鹿,引子过前溪。

影落林塘凹,斜入茅檐角。月黑缟袂逢,天寒翠袖薄。世无杜陵人,清吟久零落。诗魂不可招,远水谁当酌。

溪水日夜落,稍稍露沙面。经旬更不雨,深处亦成澱。巨篙架空航,涩若泝浅淀。况乃载百指,数缆安可縴。念此归思发,急逾强弩箭。公如惜滞留,愿借长风便。

南国多佳人,莫若大堤女。玉床翠羽帐,宝袜莲花距。魂处自目成,色授开心许。迢迢不可见,日暮空愁予。

用尽自己心,笑破他人口。八角磨盘空里走,金氇现子变作狗。

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任秋。

平生杜宇最相知,遗我巢山一段奇。茶磑细香供隐几,松风幽韵入哦诗。溪边拂石同儿钓,竹下开轩唤客棋。几许放翁新事业,不教虚过太平时。

大梁车马地,尘土飞百尺。贤愚走其间,朝幕不见迹。北望天波门,垣垣宗室宅。宗室令不孙,爱书轻玉帛。华宇何深沈,但闻列图籍。曲房有窈窕,空自事眉额。体胖生粹和,安在处岩石。古来为善乐,岂以歌钟适。

邺城中,暮尘起。将黑丸,斫文吏。棘为鞭,虎为马。团团走,邺城下。切玉剑,射日弓。献何人,奉相公。扶毂来,关右儿。香扫涂,相公归。

桥横南浦虹千丈,柳护西溪翠一行。佳丽不知滋味恶,插花临水照红妆。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

屈原遗宅秭归山,南宾古者巴子国。山中遗塔知几年,过者迟疑不能识。浮图高绝谁所为,原死岂复待汝力。临江慷慨心自明,南访重华讼孤直。世人不知徒悲伤,强为筑土高岌岌。

系船兰沚鱠长鲈,白袷方袍忽访吾。神甚爽,貌全枯,莫是当年楚大夫。

早晚芝函下九天,不容瓜戍更期年。苍生属望为霖久,肯使炎方雨露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