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和

临渊细味心亨坎,卜筑先占地势坤。
说易何妨遇于野,谈玄亦入妙之门。
赐金莫惜娱宾客,堆笏犹堪遗子孙。
不比酸寒杜陵老,破茅草屋傍江村。

作品评述

《四和》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刘克庄。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于修身养性和追求道德境界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临深渊细味心灵的启示,
卜筑先占地势的坚定。
说易何妨遇见于野外,
谈玄亦能进入奥妙之门。
赐予金钱不必吝啬于宾客的娱乐,
积蓄财富仍可留给子孙后代。
与那位酸寒的杜陵老人不同,
我住在破茅草屋旁边的江村。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表达了作者对于修身养性和追求道德境界的思考和感悟。作者通过临深渊细味心灵的启示,意味着他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能够深入思考并从中获得心灵的启示。卜筑先占地势的坚定,表明作者在行动中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诗中提到"说易何妨遇见于野外,谈玄亦能进入奥妙之门",表达了作者认为修身养性和追求道德境界并不一定需要在庙堂之上,也可以在野外和平常的生活中实现。作者认为,只要心怀谦逊和开放的态度,就能够领悟到玄妙的道理。

诗中还提到了赐予金钱不必吝啬于宾客的娱乐,积蓄财富仍可留给子孙后代。这表明作者对于物质财富的态度,他认为金钱应该用于更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仅仅追求短暂的享乐。作者希望将财富传承给子孙后代,以实现长远的价值。

最后,作者提到自己住在破茅草屋旁边的江村,与那位酸寒的杜陵老人不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和远离尘嚣的向往。作者认为,与其追求虚荣和富贵,不如过简单而真实的生活,这样才能更好地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境界的提升。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修身养性和追求道德境界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和内心宁静的向往,以及对于传承和长远价值的重视。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琴当秋夜听,况是洞中人。一指指应法,一声声爽神。寒虫临砌急,清吹袅灯频。何必钟期耳,高闲自可亲。

犀照亭边两橹催,凤栖台下片帆开。龙盘虎踞行远矣,牛渚鸡笼安在哉。无端鞍马三年役,有意蓴鲈异日来。樽洒故人谁待我,故应风月尚徘徊。

扁舟闲引望,望极更盘桓。山密碍江曲,雨多饶地寒。短莎烟苒苒,惊浪雪漫漫。难写愁何限,乡关在一端。

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

石头机路难栖泊,险布还同万仞崖。到顶方知天下小,草鞋跟断更须挨。

花石今何在?孤城涕泪中。金梁桥上月,偏照宋遗宫。

做修行要知捷迳,如何置炉安灶。便把丹田,宝贝万象,森罗总齐祈祷。都归此处,向药珠宫前,尽教开道。拥出灵明,一颗神珠衮颠倒。得得晴空上面,玉皇宣诏。青童谨捧金诰。此则缘功与行,两两双全,瑞祥敷焘。绵绵永永,在大罗天中,执携芝草。了了真玄,顿觉无为越三岛。

半夜迎长坐候明,眼看初日屋山平。诗豪不共年俱长,鬓雪惟应老自生。得酒人情何太喜,犯寒春色不多争。老农相庆无它语,尽道冬晴好趁耕。

骠骑极豪侈,后房多艳姬。可怜张净琬,不识半酣时。

二南风化盛行时,里咏涂歌总是诗。采到春秋无可采,获麟以后更堪悲。

豆羹采藜藿,鼎食厌粱肉。士欲齐得霄,胸次要涵蓄。我晚颇闻道,宁有慧无福。外物皆浮云,此道等珠玉。阅事如阅棋,已过安用覆。回光照诸妄,稍稍淡无欲。与君共玄谈,一笑时捧腹。更以诗留贫,此语颇惊俗。细看苜蓿盘,岂减槟榔斛。见金不见人,渠辈非吾族。君独臭味同,吾固

幽兴忽不惬,山蹊策杖游。林深树疊影,溪涨水重流。对酒愁先醉,看花老却羞。平生倚楼意,搔首转悠悠。

沈疴结繁虑,卧见书窗曙。方外三贤人,惠然来相亲。整巾起曳策,喜非车马客。支郎有佳文,新句凌碧云。霓裳何飘飘,浩志凌紫氛。复有沈冥士,远系三茅君。各言麋鹿性,不与簪组群。清言出象系,旷迹逃玄纁.心源暂澄寂,世故方纠纷。终当逐师辈,岩桂香氲芬。

道人送客过林扃,先识穿云拄杖声。内苑深居无一念,东堂久阔尚余情。且欣能善将军饭,未怪频翻吏部羹。小住家风殊不恶,一江明月看潮生。

閟幄邃深,云景杳冥。天清日睟,展容玉庭。缔基发祥,希夷降灵。神其来燕,是乡是听。

本欲先生一解颐,顿烦分米忍长饥。客无贵贱皆蔬饭,惟有慈亲食肉糜。

徘徊尊俎。徜徉笑语。俯仰乾坤今古。世间豪杰数元龙,想未识、圣门风度。也非学圃。也非怀土。静看落花风雨。安排便买钓鱼蓑,□底是

方笑刘郎问大钧,从来祸福本无门。世閒生老病死苦,时至即行何足论。

山步溪桥又早秋,飘然无处不堪游。僧廊偶为题诗入,鱼市常因施药留。

生来疎拙甚,怕与俗流同。颇识一丁字,宁牵两石弓。夜敲节柳月,晓对落花风。但得身无事,何消效送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