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冬日(其三)》
拼音和注音
bú shi nán shān sè , pín jiā yī shì w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是:(名)错误;过失:好意帮他,反倒说我的~|他总在背后说别人的~。
山色:山的景色。
南山:1.祁连山的别名。参见「祁连山」条。2.县名。在广东省汕头市西南。3.《诗经.齐风》的篇名。共四章。
贫家:穷人家。谦称自己的家。3.使家贫穷。
一事:1.一件事。2.服役一次。3.方言。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客来堪自见,酒尽且须酤。
不是南山色,贫家一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