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
出自先秦的《掩耳盗铃》
拼音和注音
fàn shì zhī wáng yě , bǎi xìng yǒu de zhōng zhě ,
翻译及意思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词语释义
百姓:(名)旧指与官吏有别的人,现指人民大众:平民~。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出自:《齐桓晋文之事》
寻常百姓,那与乌衣邻并。
出自:樊增祥的《双双燕(其三)三和前韵》
百姓足,军民欢。
出自:冯涓的《生日歌》
这回飞燕知恩旧,肯到寻常百姓家。
出自:李新的《寿王提举二首(其一)》
百姓讴吟咏太康。
出自:曹睿的《野田黄雀行》
名沾是百姓,不肯远征行。
出自:王梵志的《诗并序(其三十七)》
芥舟桑田何足数,江头百姓皆沙虫。
出自:吴妍因的《飓风叹》
狱讼关心,唯愿百姓小民莫来此地;
出自:丁杰的《松溪县大堂联》
百姓可真无疾苦,一身何必计盈亏。
出自:姚莹的《留别台中人士(其二)》
今年百姓杯饭足,敢不祝公长命篇。
出自:林亦之的《贺江宰生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