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筝诗

秦稳吐绝调。
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
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
宁知颜如玉。

作品评述

《咏筝诗》是南北朝时期沈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秦稳吐绝调。
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
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
宁知颜如玉。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弹奏筝的情景和筝音的美妙。诗人借用筝音来隐喻自己的情感和心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描绘了筝的声音和演奏过程。第一句“秦稳吐绝调”描绘了筝声的稳定和高超,将筝音与秦朝的文化和技艺相联系,突出了筝音的卓越品质。接着,“玉柱扬清曲”一句通过使用“玉柱”这一意象,形象地表达了筝音的高亢和悦耳动听。紧接着的两句“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则将演奏过程生动地展现出来,弦声被推向极限,声音随着熟练的指法连绵不绝,让人听得如痴如醉。

接下来,“徒闻音绕梁”一句以形象的方式表达了筝音的回响和余韵,形容了其魅力之大。最后一句“宁知颜如玉”,通过对比筝音与美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筝音的珍视和追求。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筝音的美妙和独特之处,给人以深深的艺术享受和思考。

诗词推荐

风露晓凄凄,月下西墙西。行人帐中起,思妇枕前啼。屑屑命僮御,晨装俨已齐。将去复携手,日高方解携。

松陵江上峻裁基,危岫前瞻小四围。张翰鲈鱼间适兴,庄周鸥鸟尽忘机。檐牙高啄千家绕,舟尾相衔数桨飞。倦客登临聊永日,豁开杂思信如归。

人间底处无明月,只要青山为发挥。林里枝寒无鹊立,水边路白有僧归。

闻名欣识面,异好有同功。我亦惭吾子,人谁恕此公。百年双白鬓,万里一秋风。为说任安在,依然一秃翁。

禾黍正离离,南园剪白芝。细腰沈赵女,高髻唱蛮姬。路愧前冈月,梳惭一颔丝。乡人不可语,独念畏人知。

梁王池苑已苍然,满树斜阳极浦烟。尽日回头看不见,两行愁泪上南船。

两戒山河剖析明,历分十二议尤精。况逢燕国为删润,可信千年说尚行。

隆隆津鼓动,江火留余闪。人家未起耕,近水寒扉掩。船开凫鸭散,树吐烟霏敛。东郭去方遥,青山见孤点。

老天机轴无停手,忙织千葩染万红。惟有一冬闲岁月,梅花专局不分功。

老懒居家似出家,园林春色雨沾沙。海棠尚自无心看,天女何须更散花?

泰伯古至德,以逊天下闻。周公去未远,二叔乃流言。春风棠棣萼,秋日脊令原。岂无良友生,岁晏谁急难。当年召公诗,虑缺兄弟恩。贤哉首阳子,此粟久不餐。末俗益可嗟,有货无天伦。仓卒竞锱铢,或不暇掩亲。朝从官府去,暮与妻妾论。手植父桑枯,俄顷楚越分。口泽母杯圈,改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昏昏海气助朝寒,风雨萧萧尽日间。室似陈蕃尘不扫,门如陶令昼常关。惟凭茗盌消磨睡,更把诗筒断送閒。悄悄绝无车马至,方知颜巷似深山。

分袂还应立马看,向来离思始知难。雁飞不见行尘灭,景下山遥极目寒。

马力虺隤苦不禁,仆夫流汗亦沾襟。抱琴来写非无意,爱此山高涧水深。

一雨未辞泥至腰,新寒疠气喜全消。都人得此正希阔,远客幡然成寂寥。声在疏檐与黄叶,梦听禁漏近丹霄。愁心却被诗勾引,始觉君家我里遥。

白发三吴客,清秋泗水边。官途随老马,归梦逐风鸢。酒尽寻僧舍,书来问客船。淮南与淮北,漂泊过年年。

自从别京华,我心乃萧索。十年守章句,万事空寥落。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拂衣去燕赵,驱马怅不乐。天长沧洲路,日暮邯郸郭。酒肆或淹留,渔潭屡栖泊。独行备艰险,所见穷善恶。永愿拯刍荛,孰云干鼎镬。皇情念淳古,时俗何浮薄。理道资任贤,安人

雨湿花房,风斜燕子,池阁昼长春晚。檀盘战象,宝局铺棋,筹画未分还懒。谁念少年,齿怯梅酸,病疏霞盏。正青钱遮路,绿丝明水,倦寻歌扇。空记得、小合题名,红笺青制,灯火夜深裁剪。明眸似水,妙语如弦,不觉晓霜鸡唤。闻道近来,筝谱慵看,金铺长掩。瘦一枝梅影,回首江南

乍到频劳问所须,所须非玉亦非珠。爱君水阁宜闲咏,每有诗成许去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