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隐静三首

五峰双涧旧标名,我恨当年去不成。
却羡个中人自在,饱看山色听泉声。

作品评述

《寄题隐静三首》是宋代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旧标名的怀念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羡慕之情。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寄题隐静三首

五峰双涧旧标名,
我恨当年去不成。
却羡个中人自在,
饱看山色听泉声。

译文:
写给隐静的三首诗

五峰和双涧是以前的标志之地,
我懊悔当年没有去成。
却羡慕那些自在的人们,
他们尽情欣赏山色,倾听泉声。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过去错过的机会的遗憾之情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五峰和双涧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但作者却未能亲自前往,对此深感遗憾。然而,他却羡慕那些能够在那里自由自在欣赏山景、聆听泉水声的人们。诗中透露出对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对自由和心灵宁静的渴望。

赏析:
《寄题隐静三首》通过描绘五峰和双涧的景色和自由自在的人们,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五峰和双涧象征着自然的美与宁静,成为了作者向往的目标。作者懊悔自己错过了前往那里的机会,这种遗憾强烈地表达了他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中的"个中人"指的是那些能够自在欣赏山色、聆听泉声的人们。这些人不受束缚,能够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作者羡慕他们的自由和宁静,希望能够像他们一样自由自在地享受自然的恩赐。

整首诗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唤起了读者对大自然和内心宁静的共鸣。它呈现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内心自由的渴望,让人感受到自然与心灵的交融。

作者介绍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千里寻归路,一苇乱平源。通波连马颊,迸水急龙门。照日荣光净,惊风瑞浪翻。棹唱临风断,樵讴入听喧。岸迥秋霞落,潭深夕雾繁。谁堪逝川上,日暮不归魂。

片帆何处去,匹马独归迟。惆怅江南北,青山欲暮时。

左脚方行右臂挛,每惭名迹污宾筵。纵饶吴土容衰病,争奈燕台费料钱。藜杖已干难更把,竹舆虽在不堪悬。深恩重德无言处,回首浮生泪泫然。

滩闹不妨语,跨溪仍置亭。置亭嵽嵲头,开窗纳遥青。遥青新画出,三十六扇屏。褭褭立平地,棱棱浮高冥。一日数开扉,仙闪目不停。徒夸远方岫,曷若中峰灵。拔意千馀丈,浩言永堪铭。浩言无愧同,愧同忍丑醒。致之未有力,力在君子听。

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幸有崔公入药镜。如究竟。全真固蒂归根静。主客内明方外应。灵台粲发天光莹。两个壶中一片景。急修省。莫待临渴去掘井。

幂历庖烟出彩油,欲通云雾未能周。温薪烧尽日停午,试问霏霏何处浮。

鲜日媚晴霭,泉石闽融融。酒未醴於春,揖翠迎春风。坐映珪璧秀,六合开情悰。昔人袖全璞,傲睨追冥鸿。里闾味前尘,慨慕滋无穷。蓄蕴非一身,出处固异同。

我爱山居好,陶然与世忘。细听泉漱玉,那羡佩鸣孬。乳燕飞閒宇,新篁出矮墙。静观机不息,天地为谁忙。

溪桥一树玉精神,香色中间集大成。疏影逼真前处士,群花推重老先生。春回陇首人千里,月到窗前梦五更。甚欲折来还不忍,岁寒留取看峥嵘。

算来七十五重阳,无酒今朝对菊黄。记得苏杭船上坐,一番醒眼咏诗章。

沃州初望海,携手尽时髦。小暑开鹏翼,新蓂长鹭涛。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羊祜伤风景,谁云异我曹。

寻溪因过上溪游,雨后溪浑水乱流。因傍堤松却飞盖,为闻山鸟轰鸣驺。平田{禾罷}稏青云合,满谷芭蕉碧玉抽。开济无功须早去,故时瓜陇有通侯。

皇帝斋心洁素诚,自朝真祖报升平。华山秋草多归马,沧海寒波绝洗兵。银箭水残河势断,玉炉烟尽日华生。千官整肃三天夜,剑佩初闻入太清。海日西飞度禁林,太清宫殿月沉沉。不闻北斗倾尧酒,空觉南风入舜琴。歌压钧天闲梦尽,诏归秋水道情深。雪风更起古杉叶,时送步虚清磬音。

争途苦不前,贫病遂连牵。向暮同行客,当秋独长年。晚花唯有菊,寒叶已无蝉。吏部逢今日,还应瓮下眠。

君不见杜家阿宜开雪窗,日读十纸月一箱。君不见崔家阿立染霜免,暮作千诗朝百赋。读书台北卯金刀,斋前不种李与桃。满阶只种书带草,黄金非宝书为宝。郎君玉树临风前,咀嚼青竹夜不眠。何须多羡崔与杜,诸郎努力青云路。

宦海漂浮若转蓬,唯馀访古意无穷。曾观老柏怀诸葛,今对古柟思郑公。遗憾已随流水远,英名仍伴故山雄。后来碌碌空千辈,谁许登临继此风。

河外今无事,将军有战名。艰难长剑缺,功业少年成。晓仗亲云陛,寒宵突禁营。朱旗身外色,玉漏耳边声。开閤谈宾至,调弓过雁惊。为儒多不达,见学请长缨。

残红著树春无几,怅望君家绿玉杯。美酒应容步兵醉,后堂先钓戴崇开。

自古功成祸亦侵,武安冤向杜邮深。五湖烟月无穷水,何事迁延到陆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