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李觏的《送毗师西游》
拼音和注音
wàng wàng wáng chéng shí èr mén , qīng shān xíng jǐn rù hóng ch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十二:1.十分之二。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红尘:(名)①花花绿绿的繁华社会。②泛指人世间:看破~。
青山:长满绿植的山。
十二门:古代京城四面各有三座城门,总计有十二门。
二门:1.大门进去的第二道门。#####2.两种途径、结局。
望望:1.指探望。2.急切盼望。3.失望貌;扫兴貌。4.犹看看。5.瞻望貌;依恋貌。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原诗
望望王城十二门,青山行尽入红尘。近来富贵皆天与,到处应多问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