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

古寺经行知几回,山僧又见我重来。
暮年欲作终焉计,不得归休只自哀。

作品评述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是宋代吴芾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古寺经行知几回,
山僧又见我重来。
暮年欲作终焉计,
不得归休只自哀。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老年人在六月二十一日清晨行走的情景。诗人来到古寺,经行已经多次往返,山僧再次见到了他。随着暮年的来临,诗人渐渐开始考虑人生的终焉,但他却无法得到归休的机会,只能自己悲叹。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古寺经行的场景象征着诗人一生的往返和劳碌,而山僧的再次相遇则凸显了岁月的流转和生活的重复。诗人的暮年阶段,他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终结,但他却无法实现归休的愿望,只能黯然自叹。整首诗词透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和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苦闷的情绪。通过寥寥数语,诗人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困惑传递给读者,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和命运的深思。

作者介绍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立朝绍兴间,犹及见诸老。魂梦不可逢,丘坟闭秋草。

秋深时节雨霏霏,独坐江楼看雁飞。烟火数家山郭晚,蓬樯几处野航归。谋生计画人皆笑,投老乡关事已非。闻道淮南新易将,江湖此日亦沾衣。

久欲为僧避世喧,况当寰海正飞翻。五台自有天台院,处处流通玄妙门。

怒风吹老屋,急雨闹空庭。莫叹林花尽,悬知陇麦青。

天赋巧。刻出都非草草。浪迹江湖今欲老。尽传生活好。万物无非我造。异质殊形皆妙。游刃不因心眼到。一时能事了。

我爱秋阳天气,一指云路无迷。何劳身外觅曹溪。了见三身四智。莫问天机深远,休寻大道无为。目前认得这些儿。便是全真苗裔。

燕鸿望南飞,春至还北去。托食波浪中,潇湘几回渡。

听话危亭句景。芳郊迥、草长川永。不待崇冈与峻岭。倚栏杆,望无穷,心已领。万事浮云影。最旷阔、鹭闲鸥静。好是炎天烟雨醒。柳阴浓,芰荷香,风日冷。

粉腻迷春月满枝,误随秋日弄芳菲。料应潜作春宵梦,刚被西风不放归。

兀兀山行无处归,山中猛虎识棕衣。俗客欲寻应不遇,云溪道士见犹稀。

圣人之德,无加于孝。思皇孝宗,屡行立教。始终纯诚,非日笑貌。于万斯年,是则是俲。

赢马东山路,骎骎抵石门。落花春夜雨,流水暮烟村。久客悲行役,清愁搅梦魂。劳生多感慨,余恨付乾坤。

雕楹彩槛压通波,鱼鳞碧幕衔曲玉。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

经旬寒雨正霖霪,才转东风便肯晴。我自西畴心念熟,不须学稼始归耕。

十指曾弹月下琴,已知太古有遗音。三乘四谛无非道,万法千门只此心。得句何妨闻鼓□,□机不复有魔侵。近来□□□□□,无奈□□三尺深。

久无轩冕意,出处亦何心。世味思三沐,花风快一襟。喜君方砺志。顾我岂知音。医手非吾事,深惭不可箴。

重阳九月九,个个尽知有。吃了茱萸茶,多是眉头皱。唯有陶靖节独欢颜,解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中原野龙斗未休,两虎私斗真龙忧。雌虎哮风雄虎避,龙颜一开天为霁。君不见邯郸虎斗龙不知,关中祖龙不敢欺,当时岂复争雄雌?

日颗曝乾红玉软,风枝台动练罗鲜。

朱家埙篪好兄弟,陋巷六经葵苋秋。我卜荆州三亩宅,读田家书从之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