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唐顺之的《赠督府张半洲兼柬周中丞石崖四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zhuàng yóu yuán lǎo jiù wén rú , yǔ qī yōng róng lǐ yuè y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礼乐:礼仪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更引申为一个国家一段时间的社会习俗、典章制度与国民精神。
雍容:(形)大方,从容不迫的样子:~华贵|态度~。
元老:(名)称政界里年高望重的人:三朝~。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原诗
壮猷元老旧文儒,羽戚雍容礼乐余。
吴起援枹休进剑,韦卿对垒只肩舆。
抚士严冬挟重纩,屏人半夜草阴符。
复道降人为我用,三吴深雪正擒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