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白居易的《初致仕后戏酬留守牛相公并呈分司诸寮友》
拼音和注音
nán běi dōng xī wú suǒ jī , guà guān mù zài shèng fēn s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南北:南北nán-běi∶北方和南方∶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无所:1.没有地方;没有处所。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
东西:1.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他买~去了。雾很大,十几步以外的~就看不见了。语言这~,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咱们写~要用普通话。2.特指人或动物(多含厌恶或喜爱的感情):老~。笨~。这小~真可爱。
挂冠:(书)(动)比喻辞去官职:~归隐|~而去。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原诗
南北东西无所羁,挂冠目在胜分司。
探花尝酒多先到,拜表行香尽不知。
炮笋烹鱼饱飧后,拥袍枕臂醉眠时。
报君一语君应笑,兼亦无心羡保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