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州

使介直登双御阁,州符就领五蛮溪。
争雄白鹊临崖斗,忆子玄猿绕涧啼。

作品评述

《沅州》是宋代陶弼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情感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沅州"指的是现今湖南省的沅江地区。诗人陶弼描述了自己身处沅州,登上双御阁,远眺美丽的风景。"州符"是指作为官员的诗人,代表州府接待来自五蛮溪地区的使者。在山崖上,诗人目睹了两只争斗的白鹊,这景象启发了他对争雄和竞争的思考。最后,他回忆起儿子玄猿绕涧啼的情景,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展现诗人的情感,传达出深邃的意境。诗人站在双御阁上,俯瞰着沅州的美景,展现了山水交融的壮丽景色。白鹊争斗的情景象征着人们追求个人成功和竞争的冲动,同时也反映了自然界中的生存法则。诗人回忆起儿子玄猿的情景,表达了对家庭和亲情的眷恋和思念之情,呈现出深情厚意。

《沅州》以其自然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的巧妙结合,创造了一种富有禅意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抒发内心感受,诗人成功地将人与自然相融合,展现出对自然美和人情之美的赞美。这首诗词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壮丽和宏伟,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意义和情感纽带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陶弼(一○一五~一○七八),字商翁,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仁宗庆历中以军功补衡州司户参军,调桂州阳朔县主簿,迁爲阳朔令。后歷知宾、容、钦、邕、鼎、辰、顺诸州。神宗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四。有文集十八卷,已佚。事见《刘忠肃集》卷一二《陶公墓志铭》及《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四有传。 陶弼诗,以《宋人集·陶邕州小集》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式训堂丛书本(简称式本)、清麓山精舍丛书所收陈运溶刻本(简称陈本)、钱塘丁氏八千卷楼藏旧钞本(简称旧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另辑集外诗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平世求才漫至公,悠悠羁旅士多穷。十年见子尚短褐,千里随人今北风。户外屦贫虚自满,樽中酒贱亦常空。共嫌欲老无机械,心事还能与我同。

好物不虽多,自悟方悟他。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愿得无言经,尽度恒河沙。尽度一切已,依然无一物。

满斛泠泠注不穷,幻尘乾慧洗皆空。法流水接诸天上,神瀵香闻一国中。金粟示为除病恼,跋陀仍已获圆通。马蹄又入风埃去,回首吴吟谢迮翁。

庵里僧应行脚去,龛中佛也为眉嚬。炎炎昔有□□者,寂寂今无上冢人。

柴门虽设不曾开,为怕人行损绿苔。妍日渐催春意动,好风时卷市声来。学经妻问生疏字,尝酒儿斟潋灩杯。安得小园宽半亩,黄梅绿李一时栽。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仰山显迹,契会宗师。一法性身,利物宏慈。

如鉴又如钩,回旋莫记秋。难穷天上理,易白世间头。团处人人喜,亏时物物愁。有生无不喘,何必待吴牛。

处处碧萋萋,平原带日西。堪随游子路,远入鹧鸪啼。金谷园应没,夫差国已迷。欲寻兰蕙径,荒秽满汀畦。

格力穷方进,功夫老始知。尽教人贬驳,唤作岭南诗。

北庭数有关中使,飘飘远自流沙至。胡人高鼻动成群,仍唱胡歌饮都市。中原无书归不得,道路只今多拥隔。身欲奋飞病在床,时独看云泪沾臆。

何年劚到城,满国响高名。半寺阴常匝,邻坊景亦清。代多无朽势,风定有馀声。自得天然状,非同涧底生。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药出山来为小草,楸成树後困长藤。涧松郁郁何劳叹,却是人间奈废兴。

小雨暗两岸,孤舟撑一篙。清同寒鹭迥,愁与暝云高。已判乱波色,时饶点鬓毛。三农有重赋,为汝喜如膏。

老来活计不堪闻,啸月吟风自策勋。不爱黄金三万镒,只求清晓一山云。

重阳禋祀。大报天。丙午封坛。肃且圜。孤竹之管。云和弦。神光未下。风肃然。王城七里。通天台。紫微斜照。影徘徊。连珠合璧。重光来。天策蹔转。钩陈开。

风驱暴雨来,雷声出云背。若决千仞溪,追奔下天铠。堂堂亚夫军,吴楚不足碎。旱气沃原田,烦蒸洗闤闤。深料生注射,聚沬犹壅碍。青葱草树鲜,断殁虹霓在。向晚留霁晖,天容染新黛。

昔日尝闻公主第,今时变作列仙家。池傍坐客穿丛筱,树下游人扫落花。雨雪长疑向函谷,山泉直似到流沙。君还洛邑分明记,此处同来阅岁华。

树端浮绿涨连云,青草池亭不见人。犹有蔷薇数枝在,虽然是夏亦如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