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苏希亮画

石梁渡山涧,上有秦人居。
岁寒不种桃,汲泉灌佳蔬。

作品评述

《题苏希亮画》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个山涧,上面有一个居住着秦人的地方。诗人通过描写这个场景,表达了岁寒不种桃,汲泉灌佳蔬的意境。

这首诗通过山涧、秦人和桃树等元素的描绘,展现出一幅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山水景观。石梁渡山涧是一个寒冷的地方,但即使在严寒的季节里,秦人仍然在那里居住。诗人以此表达了对生命力和坚韧精神的赞美。

诗中的“岁寒不种桃”意味着在寒冷的季节里,人们没有机会种植桃树。然而,秦人却能够通过汲取泉水灌溉蔬菜,使其茁壮成长。这种场景传达了秦人的智慧和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以及人类在逆境中努力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这首诗的诗意在于赞美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智慧。诗人通过描绘山涧、秦人和桃树,以及岁寒不种桃、汲泉灌佳蔬的情景,呈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通过抒发对自然和人类生命力的敬意,表达了对坚韧不拔和智慧的赞美。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意境,通过对寒冷环境下的人类活动的描绘,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相互依存。这首诗具有深远的思想内涵,使人们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对人类生活智慧和自然美的赞美。

作者介绍

裘万顷(?——~一二一九),字元量,号竹斋,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明嘉靖《江西通志·人物志》)。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授乐平簿(《慈湖年谱》卷一)。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除吏部架阁。七年,迁大理寺司直,寻出爲江西抚干,秩满退隠西山。十二年再入江西幕,未及一月卒于官所。有《竹斋诗集》三卷,至明代始有刊本。事见本集附录宋杨简《大理司直裘竹斋墓志铭》、吴潜《乞裘竹斋幸元龙遗泽表》。 裘万顷诗,以宜秋馆刊裘氏裔孙裘镜秋手校之《宋人集·甲编》三卷、附录一卷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断句一联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貔虎直沙壖,严更护早眠。簇霜孤驿树,落日下江船。暂去非吴起,终休爱鲁连。平羌无一术,候吏莫加笾。

相宅隆坤宝,承家占海封。庭中男执雁,门外女乘龙。鸣玉游三省,摐金侍九重。一朝宾客散,留剑在青松。

放船晓发娄之濆,袅袅挐音何处闻。巴王庙下树如戟,黄姑堂前花似云。河流虹影向江去,日落王气隔林分。凭高登远应有思,自数秋风鸿雁群。

阮宅闲园暮,窗中见树阴。樵歌依野草,僧语过长林。鸟向花间井,人弹竹里琴。自嫌身未老,已有住山心。

可是茅冈太无赖,苦要钱足刺船行。却闻官路相将近,便觉山舆陡顿轻。

鸣鞭走送徒纷然,开尝政足甜中边。甘辛未省有如许,气压烂柯山下泉。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隐几时。尺寸光阴须爱惜,分毫头角莫矜驰。酒因劝客小盏饮,句到惊人大笔麾。无日何尝不自得,尧夫非是爱吟诗。

气逸何人识,才高举世疑。祢生狂善赋,陶令醉能诗。碧水鲈鱼思,青山鵩鸟悲。至今孤冢在,荆棘楚江湄。

无相光中弄影人,形同异类性天真。披毛戴角冰和水,削发披衣水合冰。

漓兽石,错虬松。黛岚终日下天风。杖藜携我恣遥望,缥缈霓裳飞碧空。

风枝露叶走筠笼,玉润冰寒擘绉红。自往胸中评史记,久闻格调略相同。

荀令昔居此,故巢留越禽。动摇金翠尾,飞舞碧梧阴。上客彻瑶瑟,美人伤蕙心。会因南国使,得放海云深。

咫尺不得见,心中空嗟嗟。官街泥水深,下脚道路斜。嵩少玉峻峻,伊雒碧华华。岸亭当四迥,诗老独一家。洧叟何所如,郑石唯有些。何当来说事,为君开流霞。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频叶软,杏花明,画船轻。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

羊公岘山下,神女汉皋曲。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局蹐蜗庐迮,萧条鹤发新。途穷贫入梦,身老病欺人。带索忘三组,羹藜抵八珍。蓬窗一杯酒,自觉胆轮囷。

十顷西池碧近天,春深调马教龙船。至尊勤政欢嬉少,企望銮舆又七年。

烟石寒流细,沾裳白露多。疏林生晓籁,片月偃秋河。肃肃征人语,劳劳牧子歌。因思岩穴者,高日卧松萝。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