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回文·夏闺怨

柳庭风静人眠昼。
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衫凉。
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
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
长丝藕笑郎。

作品评述

【注释】:
东坡的回文词,两句一组 ,下句为上句的倒读,这比起一般回文诗整首倒读的作法要容易些,因而对作者思想束缚也少些。东坡的七首回文词中,如“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 ”、“颦浅念谁人 ,人谁念浅颦”、“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等,下句补充发展了上句,故为妙构。
这首回文词是作者“回时闺怨”中的“夏闺怨”。上片写闺人昼寝的情景,下片写醒后的怨思。用意虽不甚深,词语自清美可诵 。“柳庭”二句,关键在一“静”字。上句云“风静”,下句云“人静”。风静时庭柳低垂,闺人困倦而眠;当昼眠正熟,清风又吹拂起庭柳了。同是写“静 ”,却从不同角度着笔。静中见动,动中有静,颇见巧思。三、四句,细写昼眠的人。风吹香汗,薄衫生凉;而在凉衫中又透出依微的汗香。变化在“薄衫”与“薄汗”二语,写衫之薄,点出“夏”意,写汗之薄,便有风韵,而以一“凉”字串起,夏闺昼眠的形象自可想见。过片二句,是睡醒后的活动。她那红润的手儿持着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而这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又冰了她那红润的手儿。上句的“冰”是名词,下句的“冰”作动词用。古人常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留待夏天解暑之用。杜甫《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诗“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写以冰水拌藕,犹本词“手红”二句意 。“郎笑耦丝长,长丝藕笑郎 ”,收两句为全词之旨。“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绵长,古乐府中,常以“藕”谐“偶”,以“丝”谐“思”,藕节同心,故亦象征情人的永好。《读曲歌》:“ 思欢久,不爱独枝莲(怜 ),只惜同心藕(偶)。”自然,郎的笑是有调笑的意味的,故闺人报以“长丝藕笑郎”之语。笑郎,大概是笑他的太不领情或是不识情趣吧。郎的情意不如藕丝之长,末句始露出“闺怨”本意。
这首词在格律、内容感情、意境等方面都符合回文词的要求,同时又不失作者的大家气派,实为难得。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松花蔌蔌糁苍苔,墙角梧桐取次开。倚遍阑干人未去,一双白鹭破山来。

菩萨

踏冻看山兴亦新,梅花偷放腊前春。路缘半壁时停骑,屋傍悬崖少过人。晴雪背阳留北崦,寒流伏草出前津。松杉到处群麋鹿,何必桃源称隐沦。

菩萨

南州江山昔所历,雨峰黯叆晴江碧。几年思之忽堕前,政得欧生醉时笔。斯人历览山川奇,得兴落笔天露机。不须十日五日一水石,已要王宰相攀追。相逢便整南归柂,短章许君慵未果。酒边搜句敢言工,不解似君般礴臝。

菩萨

吾州俗近古,他邦那得如。饮食犹俎豆,佣贩皆诗书。今年属宾兴,诏下喧里闾。白袍五千人,崛起塞路衢。入门坐试席,正冠曳长裾。谈经慕康成,对策拟仲舒。吟诗必二雅,作赋规三都。传闻选主司,考阅须鸿濡。果然提权衡,未尝谬锱铢。得者固惊喜,失者亦欢呼。乡党为叹息,是事

菩萨

荆州寒气盛,一尺雪花围。赏觉心犹在,餐怜齿寝非。蔡功裴度入,剡兴子猷归。岂不俱奇事,微醺讯玉妃。

菩萨

既是文章可得闻,不应此外尚云云。如何夫子言天道,肯把文章两处分。

菩萨

十年此袂与君分,一笑楼头日过晨。真个愁来真似梦,不因诗到不知春。云霄元似非关我,风雨何须故恼人。犹得吟边慰怀抱,绝知膏馥乞诸邻。

菩萨

极知秋旱已难医,所喜阴云匆四垂。毕竟不成檐半滴,辛勤枉费雨千丝。

菩萨

酒杯到手慎莫停,江月已复连疏星。岂谓灌园三径老,来逢横槊万人英。飞花不作吾鬓白,韵语政如公眼青。宿昔澜翻说诗口,真惭肯与醉时听。

菩萨

贤才负圣朝,终日掩衡茅。尚静师高道,甘贫绝俗交。晒碑看壁蠹,蒸术拾邻梢。却忆杨夫子,劳劳事解嘲。

菩萨

吾年过八十,久已弃朝簪。化蝶有残梦,焦桐无赏音。溪声喧夜旦,野色变晴阴。欲讲平生学,茫然不可寻。

菩萨

褪花新绿渐团枝。扑人风絮飞。秋千未拆水平堤。落红成地衣。游蝶困,乳莺啼。怨春春怎知。日长早被酒禁持。那堪更别离。

菩萨

南浦飞云绕栋桴,西山爽气入鱼须。公庭吏散文书静,许我他时解榻无。

菩萨

懿文光典册,善美过昭明。历数归元子,哀荣动圣情。神灵游帝所,陵寝镇天京。诔德南郊在,千秋有颂声。

菩萨

佛法元无法,人谋尽过谋。说空犹是看,领妙更何求。径滑松杉古,窗虚水石幽。琤琤鸣铁裹,安处一时休。

菩萨

古德把茅惟盖头,飓风飘屋等虚舟。矮窗犹有蒲团滑,也胜床前衮雪球。

菩萨

博士才名贺白流,讵应蚤计到菟裘。宫中未索清平调,海上聊为汗漫游。隐几饱看山变态,开轩惟对竹清修。买邻有志嗟无力,肯与羊昙共睹不。

菩萨

落景余清晖,轻桡弄溪渚。②泓澄爱水物,临泛何容与。③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看看未相识,脉脉不得语。④

菩萨

当年罢会稽,还郡锦为衣。老作龙楼贵,终将凤沼违。英魂游岱去,石椁渡江归。扬子春风恶,南徐过客稀。众帆看屡溺,素舸独如飞。始见中郎孝,松门自有辉。

菩萨

魏阙春风里,王城晓日端。三朝垂治象,万姓得荣观。老稚看如堵,章程炳若册。九天新雨露,一札妙龙鸾。远览周官旧,重瞻汉诏宽。欢声将喜气,销尽柳边寒。

菩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